基因組測序發現古人類“混血”證據
摘要:原標題:基因組測序發現古人類“混血”證據據英國《自然》雜志2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古基因組報告,德國研究人員對俄羅斯丹尼索瓦洞穴中的一塊古人類骨塊進行基因組
原標題:基因組測序發現古人類“混血”證據
據英國《自然》雜志2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古基因組報告,德國研究人員對俄羅斯丹尼索瓦洞穴中的一塊古人類骨塊進行基因組測序后發現,該骨塊是來自一名尼安德特人女性和一名丹尼索瓦人男性的“混血”后代。
著名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常作為人類進化史中間階段的代表性居群。2010年,科學家公布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草圖。而丹尼索瓦人屬于一個全新的人類種群,是通過對古代遺留的牙齒和指骨化石提取的DNA進行分析,才證明了這一種群的存在,該研究也成為《科學》雜志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
科學家現在已知尼安德特人在東遷的過程中,與丹尼索瓦人共同生活在歐亞大陸,而且之前已發現過“混血兒”樣本,但是“混血”程度一直不甚明確。
名為“丹尼索瓦人11號”的骨塊來自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的丹尼索瓦洞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科學家薇薇安·斯隆、思萬特·帕博及同事,對骨塊樣本進行基因組測序并加以分析后發現,其屬于一名至少13歲的年輕女性,她死于5萬多年前的歐亞大陸東部。
研究團隊還發現,她的母親是尼安德特人,父親是丹尼索瓦人,后者同時也帶有部分尼安德特人血統。進一步的遺傳分析表明,“丹尼索瓦人11號”的母親在血源上更接近于生活在西歐的尼安德特人,他們比生活在丹尼索瓦洞穴的本地尼安德特族群晚2萬年左右。
“丹尼索瓦人11號”及其父親帶來了尼安德特人與丹尼索瓦人“混血”交配的直接證據。不過研究團隊也表示,這兩個種群依然具有明顯的遺傳差異——這可能是因為交流有限造成的。(記者 張夢然)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