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未成年人帶手機入校該不該管?
摘要: 只顧玩手游不學習、視力受損導致近視……青少年沉迷玩手機,成為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
只顧玩手游不學習、視力受損導致近視……青少年沉迷玩手機,成為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1%的受訪者覺得當下未成年人沉迷手機問題嚴重,72.5%的受訪者建議家長老師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和使用手機,57.8%的受訪者建議從制度上保證幼兒園中小學禁手機的落實。
浙江杭州某初中初三學生陳靜(化名)介紹,周圍有同學沉迷手機,“比如上課看小說或玩游戲,手機因此就被沒收了,老師還會請家長一起對孩子進行教育管理。而且大家學習壓力大、作業多,沒什么玩手機的時間”。
調查中,89.1%的受訪者覺得當下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的現象嚴重,其中,29.5%的受訪者覺得非常嚴重。8.1%的受訪者覺得一般,2.8%的受訪者覺得不嚴重。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徐光興認為孩子沉迷手機與學業壓力大有關,“孩子通過手機可以減壓、進行情緒溝通、人際溝通。網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視頻,是學校當中學不到的”。徐光興認為,過早用手機對眼睛不好,會引起近視的高發。另外網絡上信息混雜容易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沖擊,造成認知的混亂。
“可以說所有的孩子都是沒有自制力的,給他一部手機隨便用是不現實的。”浙江寧波某小學教師林園(化名)認為,應該要全面監督孩子使用手機的行為。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機,72.5%的受訪者建議家長老師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和使用手機,57.8%的受訪者建議從制度上保證幼兒園中小學禁手機的落實,57.0%的受訪者建議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38.2%的受訪者建議社會、學校、家庭多方配合,嚴格限制學生手機使用場所和時間。
“防止孩子沉迷,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孩子感覺到有比手機更好玩、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這樣他才能夠從手機當中解脫出來。”林園認為防止孩子沉迷手機,最有效的方法是帶孩子出去參加體育活動。
“每天除了寫作業沒有什么娛樂,還得補課,不玩手機根本沒法調節心情。”陳靜希望能有時間去玩、去旅游,“這樣會減少學生沉迷手機的現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學校中學部教師金紅梅認為,家長應當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給孩子精神上的引領,學習上的鼎力支持,及時發現問題,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孩子,“比如在假期陪伴、引導孩子讀書,合理安排時間,做孩子的精神陪讀,不能讓孩子學習而自己在一邊玩手機。只要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產生‘帶跑’的成就感,就擁有了強大的精神資本”。
“家長要看到手機對孩子眼睛、身體、心靈發育方面的不利影響,提醒孩子有節制地使用手機,比如可以規定每個月多少流量費,超過這個流量費就不能用了。”徐光興認為,家長在使用手機方面要為孩子做榜樣,“學校、家庭都要配合,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受訪者中,83.5%的人是幼兒園或中小學學生家長,16.5%的人不是。(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顧凌文)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