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近日發布
摘要: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超8成海歸收入低于預期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 19日,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2018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就中國海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超8成海歸收入低于預期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 19日,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2018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就中國海歸就業創業情況開展了新一輪的調查研究,聚焦以“90后”為主的新生代海歸群體在留學前后的發展變化和就業、創業情況,并對海歸對于留學與回國的選擇、留學安全的認知等熱點話題進行了調查。
如今,越來越多家庭選擇送子女出國留學,2017年中國留學人員回國人數達到48.09萬人,其中獲得碩博研究生學歷及博士后出站人員22.74萬。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成為中國國際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調研發現,“體驗他國文化、生活,豐富個人閱歷”是海歸群體選擇出國留學的主要原因,占比達到76%。與此同時,較為功利化的留學因素均呈下降趨勢,從側面說明留學更趨于理性化。
“隨著中國參與全球化發展不斷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生想要體驗異國文化以增加自己的閱歷,而非單純的提高自己的學歷和技能。”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苗綠表示,中產階級的家庭愿意讓孩子感受國際化教育,培養多元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調查發現,回國后,97%的受訪者能夠在回國發展中實現社會融入,其中能夠“順利實現融入”和“有困難,但能漸漸融入”的比例均占48%。約3%的受訪者始終無法融入,與2017年的調查結果相比,始終無法融入的海歸比例降低了2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61%的海歸群體在回國后并未發生遷移,而是更多地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其他遷移的海歸人群中,有13%的海歸遷往北京,8%的海歸群體遷往上海,7%的海歸群體遷往廣東。對產生遷移的海歸群體進行城市選擇的具體分析來看,“經濟發展快”、“國際化程度高”、“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強”、“產業基礎好”為海歸群體最為關注的城市要素。
海歸群體流失方面,黑龍江、山西、河南、河北和湖南流失比例較大,分別為81%、60%、58%、49%和46%,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在“人才大戰”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可以看到,海歸群體的生源地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區域,從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和人口規模上來看,這些省市較中西部地區仍具有一定優勢。
海歸群體普遍認為當前工作崗位與所學專業匹配程度不高,認為非常匹配的僅占5%,認為匹配程度較好的占比23%,認為匹配程度一般、匹配程度較差和完全不匹配的比例分別為34%、18%、20%。海歸就業崗位與其所學專業的匹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海歸群體對于個人發展的預期。
半數被訪者認為自己“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缺乏實踐經驗”成為求職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此外,“不了解國內的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也是海歸的一項主要劣勢。這說明被調查者在海外讀書的過程中與國內信息脫節依然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在收入方面,認為收入高于甚至遠高于預期的海歸不足1%;僅有19%的海歸認為工作收入基本符合預期;認為收入水平低于預期和遠低于預期的海歸占比分別為49%和31%。綜合來看,雖然海歸群體的整體收入水平較2017年有所提升,但80%的海歸認為收入水平低于預期。
在海歸的稅前月收入分布情況中,近七成海歸稅前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但從單項對比來看,6000元及以下群體占比最高,為33%。
此外,海歸們因薪資待遇跳槽也較為頻繁,超過半數的海歸群體有更換工作的經歷。深入調查發現,海歸覺得企業發展前景不明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達到25%;22%的海歸由于“薪酬水平”跳槽;“有了更好的機會”、“職位晉升受限”、“對目前的工作不感興趣”也各自占據10%以上的海歸比例。
相比2017年的調研結果,因薪酬水平產生工作變動的比例上升了9個百分點,顯示出海歸回國后的薪資水平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提升其薪資待遇成為企事業單位提升海歸人才就業滿意度的重要方向。(郝孟佳 姜淑敏)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教育頻道)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