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身邊好微醫”推選活動正式啟動
摘要: 8月19日,全國衛生健康工作者迎來首個自己的節日——“中國醫師節”。
8月19日,全國衛生健康工作者迎來首個自己的節日——“中國醫師節”。為感恩身邊積極利用互聯網、服務細致入微的“好微醫”,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互聯網醫療分會決定于中國醫師節啟動“身邊好微醫”全國推選活動,推薦身邊的良醫加入榜單、為其點贊可獲得感恩獎勵,活動將依托“微醫”平臺,陸續推出一系列旨在尊醫重衛、強化醫患互動的活動。
當日,烏鎮互聯網醫院推出廖萬清、彭淑牖、夏照帆、韓德民、戴尅戎、謝立信、馬丁、高潤霖、嚴律南、郭應祿“10位擁抱互聯網的醫學大師”。他們在中國首個醫師節當天,共同呼吁醫者們以患者為中心,積極借助互聯網為群眾提供優質、可及的服務。
2017年,1174.9萬衛生人員為14億人提供了81.8億人次健康服務。其中,眾多擁抱互聯網的醫者為了7.72億網民,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段,放大醫療服務能力。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提出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就促進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發展作出部署。這與近年來無數醫者從患者角度出發,改變傳統模式,積極擁抱互聯網,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密切相關。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燒傷外科主任、烏鎮互聯網醫院創辦見證支持者夏照帆于南極時間2017年2月5日為互聯網醫院與南極的遠程連線提供跨學科支持,還帶領團隊在線上成立互聯網專家團隊,“患者可以直接通過遠程會診中心得到全國名醫的在線復診和會診服務。同時,以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得到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韓德民積極倡導通過“互聯網+”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并與多位院士、學科帶頭人牽頭捐出 1386個義診小時用于遠程醫療、遠程閱片,全國592個貧困區縣16632人受益。
“‘微’取互聯網之意,即擁抱互聯網,愿意利用互聯網手段放大醫療服務能力的醫生,更是代表細致入微、用醫術與愛心幫助患者的醫生,”烏鎮互聯網醫院院長張群華表示,10位醫學大師醫術精益求精,醫德高尚,而且擁抱互聯網醫療,見證和支持互聯網醫院的創新和發展,推動我國互聯網醫療發展。
除了醫學大師,還有眾多醫者想方設法放大能力、為患者服務。陜西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神經外科王學廉教授3年來通過微醫平臺接受了近800例在線咨詢,并為幫助患者獲取正規健康資訊,在健康號上發表了超過1800篇科普文章,“雖然一個醫生精力有限,但通過互聯網,把我們的能力放大無數倍,能夠幫助更多人。”
無論院士、學術帶頭人,還是在基層默默耕耘的村醫,1174.9萬衛生人員都在用自己細微但堅韌的力量努力著。“希望借助‘身邊好微醫’推選活動,讓患者推薦、點贊心目中的良醫,營造敬佑生命、醫患同心的社會氛圍。”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互聯網醫療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廖杰遠表示。(葉曦)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