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電商扶貧新途徑打造群眾脫貧新引擎
摘要: 探索電商扶貧新途徑打造群眾脫貧新引擎 ——泌陽縣電商扶貧工作綜述本網記者 徐明 通訊員 郭偉泌陽是省級貧困縣,現有貧困村30個,14457個貧困戶26215人。近幾年
探索電商扶貧新途徑打造群眾脫貧新引擎
——泌陽縣電商扶貧工作綜述
本網記者 徐明 通訊員 郭偉
泌陽是省級貧困縣,現有貧困村30個,14457個貧困戶26215人。近幾年來,泌陽縣深入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按照省商務廳省扶貧辦一貫要求,充分發揮電商帶貧優勢,找準脫貧出路,暢通產品銷路,拓寬增收財路,走出了一條“三路”并進、獨具泌陽特色的帶貧路子。
今年以來,全縣累計實現電商交易額35.53億元、網絡零售額 9.7億元,帶動4136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多元。開展電商培訓72期,企業內部培訓45期,累計培訓人員7800余人次。培育了4個電商扶貧帶頭人(企業),打造了3個鄉級電商扶貧示范服務站以及3個村級電商扶貧示范服務點。
找準“出路” 實現電商產業融合發展
特色產業闖出“新路子”。泌陽是農業大縣,擁有夏南牛、泌陽花菇兩個國家品牌。依托這兩個品牌優勢,規劃建設了占地800畝的夏南牛產業園和占地560畝的食用菌產業園,成立集研發、展示、電子交易、信息發布為一體的夏南牛研發中心和國家級食用菌研發平臺,培育了食用菌、夏南牛兩大百億級產業集群,實現了兩大特色產業由品種優勢向品牌優勢轉變、由低端向高端轉變、由單純種植養殖向全鏈條發展的轉變。目前,全縣夏南牛存欄34.3萬頭,種植袋料食用菌2.3億袋。預計今年年底夏南牛產業集群可以實現產值150億元,食用菌產業集群可以實現產值100億元。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為電商扶貧提供了產業支撐。
政策保障撐起“腰桿子”。出臺《泌陽縣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辦法》和《泌陽縣電商扶貧扶持辦法》。對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給予1-30萬元現金獎勵;電商企業銷售貧困戶產品的,根據交易額,給予1萬—6萬的獎勵;貧困戶發展電商扶貧產業的,每人每年給予4000元的獎勵;電商企業每安排一名貧困戶穩定就業的,補助2000元。已累計支付獎勵資金161萬元。至目前,已成功打造出泌陽特色館、盤古農商網、泌陽商匯網等本地電商平臺,110家企業、562家專業合作社開辦了自己的門戶網站,電商產業蓬勃發展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黨群聚力謀出“金點子”。利用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有利條件,在全省率先成立黨群創業服務社,探索出了“黨群創業服務社+電子商務”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由黨群創業服務社通過設立村級電商服務站,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經濟,拓展“線上、線下”業務,搭建起貧困群眾依靠電子商務快速脫貧的“金橋”,有效破解了農產品“賣難”問題。目前,全縣35個村依托黨群創業服務社,通過網上訂單幫助貧困戶銷售蔬菜、香菇、黃金梨等農產品,帶動852戶貧困對象人均增收3000元,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50萬元。
暢通“銷路” 激發全縣電商扶貧活力
政府搭臺“幫忙”銷。圍繞電商發展,不斷完善電商扶貧服務網絡。投資1600萬元,建設泌陽縣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入駐各類電商企業22家。建成鄉級服務站點 19個,村級服務站點289個,覆蓋率達到85%,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建設占地2000畝的現代物流園區,投資15億元的匯融物流和投資3億元的新邦物流已經入駐。縣財政投資3200萬元建成占地50畝的縣級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目前,全縣建設鄉級物流配送站點19個,與30個貧困村服務站聯建物流配送站點30個,形成了縣鄉村三級互聯互通的物流配送體系。
龍頭企業“帶動”銷。鼓勵支持恒都公司、億健食品、懿豐油脂等龍頭企業,在阿里、京東、一號店、蘇寧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開設專營區。建立貧困戶與龍頭企業合作機制,幫助貧困戶產品上網銷售。億建食品的“菇鄉菇香”系列產品通過電商遠銷東南亞,網上月銷量60萬元以上。2017年“雙十一”當天億建食品和恒都食品公司通過第三方平臺銷售分別實現網銷額1000多萬元和6017萬元,帶動部分貧困戶脫貧致富。
經營主體“搭伙”銷。全縣56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民經紀人等農業經營主體,在第三方平臺開設網店,開展“農社對接”“農超對接”,有效解決貧困戶農產品賣難問題。來村網通過訂單種植模式,發展貧困戶種植薺菜、辣椒等特色農產品300畝,每畝實現收入3000元;紅發專業合作社與30多個貧困戶簽訂協議,負責葡萄、櫻桃、芝麻葉等30多種農產品銷售,年銷售額達到762萬元。
拓寬“財路” 點燃貧困群眾致富夢想
拓寬思路賣出“好價錢”。利用農業信息網站、12316手機短信服務、農業服務手機APP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通過鏈接特色農產品網店,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廣泛宣傳推介泌陽特色農產品,讓貧困群眾產品“賣得出、賣得好”。金滿農場通過上網銷售,把不值錢的花生葉、南瓜藤、蘿卜葉等產品賣到20元一斤,年銷洋槐花、山野菜、芝麻葉等300多萬元,輻射帶動周邊8個鄉鎮貧困對象增收。電商企業—泌陽微幫與3000多個果農建立合作機制,發布市場信息,實行訂單銷售,全縣三分之二的白云仙桃通過電商網絡,以高于市場價銷售,有效解決了鮮果類產品不宜貯存、不好貯存的問題。
言傳身教培育“掌門人”。面對對貧困戶缺技術問題,針對合作社負責人、村“兩委”成員、駐村第一書記、有意從事電商的農戶等實施“陽光工程”、“春雷計劃”、“雨露計劃”,采取送課下鄉、送課進村的方式,加大對貧困戶的電商培訓力度。至目前,共開展電商培訓72期,入村電商扶貧專題培訓14期,培訓農戶7800多人次,刷寫墻體宣傳標語400余條,印發電商扶貧明白紙20000份,培育了“小濤土特產”、“春燕特產”、“鴻發農林種植合作社”、“金滿農場”4個電商扶貧帶頭人(企業),打造了雙廟、高邑、盤古3個鄉級電商扶貧示范服務站及潭園村、柴鋪村、多莊村3個電商扶貧示范服務點。帶動2000多貧困戶開設網店、微店,貧困戶成為電商扶貧的“政策明白人、技術掌握者、增收受益者”。
政府幫扶叫響“大品牌”。泌陽縣借力“互聯網+”,大力推進電商扶貧工作,自主開發盤古質量溯源體系,牽頭制訂夏南牛、食用菌兩個國家標準,培育出恒都牛肉、泌陽花菇、泌陽驢肉、悅生合食用油等國內知名產品,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標”1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個,省、市級名優產品28個,依托品牌優勢讓農副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支撐。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