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升 滿腔熱情奉獻農村公路
摘要:記者 張新成 通訊員 馮明輝張東升,1986年參加工作,現任上蔡縣農村公路管理所東岸鄉養護站站長。三十多年以來,他一直在公路養護生產與管理一線“摸爬滾打”,在
記者 張新成 通訊員 馮明輝
張東升,1986年參加工作,現任上蔡縣農村公路管理所東岸鄉養護站站長。三十多年以來,他一直在公路養護生產與管理一線“摸爬滾打”,在同事的幫助和支持下,懷著對農村公路事業的滿腔熱情,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項工作。
作為一名農村公路養護工,他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學習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知識和公路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等。
張東升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有使不完的干勁,對待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他總是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不停歇地蹲在養護生產一線,強烈的工作責任感驅使著他完成每一項任務,對待工作他從未有一句怨言。同事問他:“為什么要這么拼命?”他微笑著回答:“領導把工作任務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只有把一件件工作都落實好,我的心情才會放松愉悅。”
舒適順暢的農村公路上車來車往,看似簡單的養護工作,其背后有著養護工的無數辛勞與付出,為了道路暢通,他們揮灑著汗水。在上蔡縣東岸鄉的農村公路上,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附近的群眾總能看到張東升的身影。他經常與同事一起清理道路兩旁的垃圾,清除道路邊溝的雜草,加強橋涵日常養護,疏通淤塞涵洞,保持公路標志牌、里程樁等設施清潔醒目,保障農村公路安全暢通。同時,他還對所管轄的路段全面巡查,對出現險情的路段及時修復。
這是上蔡縣農村公路管理所東岸鄉養護站養護工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如今,上蔡縣的每個鄉鎮(街道辦)都建有農村公路養護站,不時可以看到公路上灑水車、養護車穿梭不停和養護工忙碌的身影。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農村公路的面貌,為群眾營造暢、潔、綠、美、安的通行環境。
2017年“十一”前,上蔡縣農村公路管理所臨時接到緊急通知,需安排一次路肩培護觀摩會,并要求務必在假期結束前完成任務。原本計劃帶母親外出旅游的張東升,接到任務后,二話沒說,當天就開始考察場地,集中養護機械和人員開始施工作業,他知道時間緊、任務重,一刻也不能放松。
假期里,當別人外出旅游欣賞山水美景時,張東升卻在烈日下養護路段。由于艱苦工作,加上長期在烈日下暴曬,就在施工快要結束時,張東升的眼睛開始流淚、模糊,疼痛難忍。同事發現他出現這種情況后,勸他去醫院檢查,而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等一等。在同事強烈要求下,張東升才去醫院做了檢查,由于眼睛過度疲勞眼珠向外突出,前期可以藥物治療,而他這種癥狀需要手術治療,但是他拒絕了,因為他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就這樣,他強忍著疼痛,高標準完成了工作任務。
當張東升帶著一身塵土與汗水回到家時,假期已經結束,面對家人的埋怨,他只能愧疚地說:“對不起,誰讓我是農村公路養護人呢。”
此時,張東升的眼睛已經看不見東西了。隨后,在家人和同事的督促下他做了手術。當縣農村公路管理所領導來看望他時,他說:“請領導放心,我休息一下就好了。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干好,不能拖后腿。”農村公路的每一項工作不僅體現了農村公路人的專業水準,還顯示出農村公路人的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上蔡縣農村公路人做好工作的前提。
張東升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有狠勁,對鉆研農村公路養護技能有韌勁,正是這樣一位渾身是勁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把一腔熱血傾注到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中,無怨無悔,平凡中透出卓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張東升先后多次被市農村公路管理處評為先進工作者。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