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有效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摘要: 打好“四大硬仗” 助力脫貧攻堅泌陽縣有效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本報訊 (記者 侯偉峰)今年以來,泌陽縣科學謀劃,精心部署,著力打好產業扶貧、轉移就業、生態
打好“四大硬仗” 助力脫貧攻堅
泌陽縣有效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本報訊 (記者 侯偉峰)今年以來,泌陽縣科學謀劃,精心部署,著力打好產業扶貧、轉移就業、生態扶貧、金融扶貧“四大硬仗”,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新成效。
打好產業扶貧仗
把產業作為脫貧的治本之策,結合實際,泌陽縣實施了企業帶貧增收、光伏產業增收、集體經濟增收、扶貧車間增收、網絡扶貧增收、產業到戶獎補六大工程,不斷增強造血能力,確保貧困對象增收有渠道、致富有門路、脫貧能持續。
實施企業帶貧增收工程,依托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的養殖場和肉牛屠宰分割線,引導貧困戶與企業組成利益共同體,通過優工優酬、掛靠綁帶形式,帶動3400戶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戶年均收益不少于3000元。依托億龍食品和雨露菌業等企業,推行零距離就業、零成本投入、零風險收益“三個零”模式,帶動12368戶24643人,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實施光伏產業增收工程,累計整合涉農資金2.03億元,在102個貧困村和4個易地搬遷安置點建成300KW村級光伏發電站106個,通過光伏收益,全縣102個貧困村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貧困戶人均年增收1000元。
實施集體經濟增收工程,在全省率先成立村級黨群創業服務社,吸納黨員致富能手、有服務意愿的經濟能人、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參加,通過集體資金和固定資產入股分紅、經濟能人引領、安排貧困戶就業等方式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目前,全縣354個村依托黨群創業服務社,建起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其中173個村實現了集體經濟“零”的突破,村級集體經濟總量達8750萬元,全縣村級集體年純收入突破1200萬元,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
實施扶貧車間增收工程,加大扶貧車間建設力度,把工廠搬到村邊,把崗位送到群眾身邊,先后建成扶貧車間102個,安置貧困群眾1456人,讓貧困群眾上班能照顧娃、打工能種地、在家能脫貧。
實施網絡扶貧增收工程,強力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建設,著力實施互聯網+電商扶貧工程、互聯網+智力扶貧工程、互聯網+黨建扶貧工程、互聯網+公益扶貧工程、互聯網+健康扶貧工程,用網絡鋪就貧困群眾致富路。目前,全縣累計帶動407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實施產業到戶獎補工程,設立產業發展基金1.5億元。對發展“牧、林、菌、煙、油、菜、茶”七大產業的貧困戶,按人均3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對項目發展優良、效益明顯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再發放后續發展基金。目前,全縣新增加牛存欄2.2萬頭,香菇21萬袋,林果11萬畝,帶動2600戶貧困家庭自主發展產業穩定增收。
打好轉移就業仗
出臺政策促就業,制定泌陽縣關于進一步加大精準扶貧對象扶持力度的實施意見,對每安排一名貧困人員穩定就業的產業集聚區內的企業,縣財政為其補助2000元。對貧困人員參加就業培訓的,按照每人每天4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到市外省內參加培訓的,每人給予一次性交通、住宿補貼450元。
加強培訓促就業,依托政府和縣內涉農龍頭企業培訓資源,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金融扶貧小額信貸、食用菌種植、夏南牛養殖等農村實用技能培訓,增強貧困群眾就業本領。2017年以來,共培訓貧困勞動力48671人次,6874人通過技能培訓實現穩定就業。
樹推典型促就業,深入開展脫貧致富標兵評選活動,選出了一批通過就業實現增收脫貧的先進典型,引導貧困群眾依靠自已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拓寬渠道促就業,支持縣內企業吸納貧困對象就業,科學設置公益性崗位,貧困對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目前,該縣已安置公益性崗位7677人,其中村保潔員4293人、光伏看護員102人、河道管理員641人。
打好生態扶貧仗
依托泌陽縣荒山荒坡較多、成片造林效果明顯的優勢,引導貧困戶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采取托管經營、承包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發展林果經濟,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目前,全縣共有林果11萬畝、掛果面積6.3萬畝,產量9.45萬噸,年實現產值6億元以上,帶動2836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依托本地生態資源發展全域旅游,實現旅游總收入3.2億元,帶動541戶貧困戶增收。同時,結合生態環境維護任務,成立護林員、巡河員、石材區環境監管員專業隊伍,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打好金融扶貧仗
設置4360萬元風險補償基金和2000萬元擔保基金,探索出“政府+合作社+銀行+擔保公司”四位一體的金融扶貧模式,通過戶貸戶用、戶貸社用、社貸社用、企貸企用四種途徑,推廣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貧困對象發展產業脫貧。2017年以來,全縣累計發放扶貧貸款5.26億元,89家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帶動9563戶貧困戶穩定增收,獲貸率達47.87%。
建立健全產業支撐、金融服務、風險防控、信用評價四大金融體系,建成1個縣級金融服務中心、22個鄉鎮金融服務站、354個村級金融服務部,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民合作社、帶貧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今年以來,該縣累計新增貸款1.07億元,帶動2155戶貧困戶發展產業。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