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超六成中小財險公司償付能力下滑
摘要: 伴隨著2018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大限臨近,財險業二季度償付能力情況也逐漸明朗。
⊙陳婷婷 ○編輯 陳羽
伴隨著2018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大限臨近,財險業二季度償付能力情況也逐漸明朗。上證報最新統計發現,截至8月2日,共有73家財險公司披露了2018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與人身險公司相比,二季度,財險業并未出現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險企。不過,依舊有超六成中小財險公司二季度償付能力相較于一季度下滑。
在已公布償付能力二季報的73家財險公司中,超八成財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大于200%,行業整體資本較為充裕。
不過,具體分析發現,共有46家中小財險公司二季度償付能力較一季度相比出現下滑,占比63%。其中,有2家財險公司償付能力逼近監管紅線,或促發監管重點核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償付能力下滑與業務拓展有關。不少中小公司此前償付能力充足率很高,但隨著業務拓展,資本消耗加大,償付能力自然會下降。此外,業務競爭壓力及承保虧損也可能導致償付能力下滑。
與此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財險公司盈利情況依然不樂觀,過半中小財險公司依舊深陷虧損泥淖。統計發現,上半年,73家財險公司凈利潤合計達8.62億元,過半財險公司凈利潤虧損超25億元,虧損的險企均為中小財險公司。虧損超億元的不在少數,包括安華農險、浙商財險、誠泰財險等在內的10家財險公司上半年虧損均過億元。
此外,車險市場集中度明顯增強。數據顯示,“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老三家”5月原保費占比情況達到63.62%,較4月61%的市場占有率再度上升。
“話語權”相對弱勢的中小財險在車險市場上的境遇難言樂觀。隨著商車費改進一步深化,中小財險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也在升級。
“找到自身的正確定位,不要盲目追求擴張,聚焦自身資源和專業優勢領域,建立特色化的營銷渠道和產品、服務體系,精耕細作,不求做大,只求做精、做強的發展模式。”業內人士建議,隨著改革發展紅利的逐漸釋放,健康險、責任險,以及與互聯網、社區、海洋生物、“一帶一路”等相關的新興保險市場日益崛起,生存空間十分廣闊,“小而精、專而強”模式正逢其時。
數據顯示,2017年,財產險行業全險種保費增速14%,其中,車險業務增速僅為10%,而非車險則以29%的市場份額拉動全險種增速提升近4個百分點,整體增速更是超過24%。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上海證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