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人身險公司近半虧損 三家償付能力“亮紅燈”
摘要: 伴隨著2018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出爐,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償付能力、凈利潤等備受市場關注的數據一一浮出水面。
⊙陳婷婷 黃紫豪 ○編輯 陳羽
伴隨著2018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出爐,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償付能力、凈利潤等備受市場關注的數據一一浮出水面。
上證報昨日梳理發現,在已公布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60家人身險公司中,經營情況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有接近半數中小人身險公司凈利潤處于虧損的局面。而從償付能力來看,中法人壽、新光海航人壽、吉祥人壽二季度的償付能力“亮紅燈”。另有多家險企觸及監管紅線,部分人身險公司短期甚至中期仍然存在流動性壓力。
多家險企償付能力“貼地而行”
作為風險防范的“牛鼻子”,償付能力充足率是近年來保險監管的核查重點。作為負債型行業,保險業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形同于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代表了保險機構對負債的最后償還能力。
從已披露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3家險企二季度償付能力“亮紅燈”,低于監管規定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應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應不低于100%”的紅線。
報告顯示,中法人壽、新光海航人壽的上述指標均出現負值。吉祥人壽二季度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雖為75.58%,但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82.73%的數值仍低于監管規定。
此外,另有多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低于120%,進入了此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提到的重點核查線。上述文件規定,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綜合償付能力低于120%等償付能力風險較大的保險公司列入重點核查對象。
此外,從已披露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今年上半年,60家險企中,有27家險企凈利潤虧損。
梳理虧損排名靠前的險企不難發現,多數險企都曾依靠資產驅動負債模式“成就”驚人業績。在監管整頓、“保險姓保”的背景下,規模帶動投資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這也造成了部分保障程度較弱的險企,受一系列人身險產品新規的影響,逐漸被“保障型”險企拉開了差距。
個別險企現金流告負
面對滿期給付和退保高峰期,前期中短存續期產品占比較大的人身險公司面臨規模下滑帶來的巨大給付壓力,短期內現金流承壓問題逐漸暴露。
梳理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可以發現,20家險企二季度存在現金流凈流出的情況。凈現金流一般由3個細分指標構成:業務現金流、資產現金流、籌資現金流。
有保險公司財務負責人分析,業務現金流告負表明主營業務已顯疲態,保費收入減少或退保支出增加,業務結構同時面臨調整的壓力;而資產現金流告負可能是險企在該階段有大額投資行為;籌資現金流為負,則代表著時點性的融資能力降低。
匯豐人壽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二季度凈現金流為-1.98億元。該公司解釋,主要由于在二季度新購入了較多投資資產,導致投資凈現金流出高于業務凈現金流入。
如何緩解現金流壓力?中法人壽在公告中稱,為應對流動性危機,公司努力協調股東借款,已采取管理層降薪,削減非必要支出等多項應急措施暫緩風險暴露,日常運營均靠股東借款維持,并表示后續將持續全力推動增資擴股工作。
還有保險公司負責人支招:除了股東增資、發債外,短期來看,可以通過“瘦身”來化解險企的現金流風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上海證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