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26年助人為樂不停步
摘要:記者 張 勇 張新成26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博大愛心、滿腔熱血鑄就人間大愛,被左鄰右舍和同事們譽為“曉東式好人”。他,就是李曉東。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李曉東,1
記者 張 勇 張新成
26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博大愛心、滿腔熱血鑄就人間大愛,被左鄰右舍和同事們譽為“曉東式好人”。他,就是李曉東。
愛崗敬業
樂于奉獻
李曉東,1974年出生,1992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工程師,市公路管理局宇暢路橋養護工程有限公司副經理、紀檢委員。26年來,李曉東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如一,熱愛工作、熱愛生活,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樂于奉獻,以雷鋒、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郭明義為榜樣,堅持助人為樂不停步。
1998年,我市承辦全國首屆中國農加工洽談會,李曉東主動報名參加團市委組織的志愿者服務隊,到鄭州新鄭機場為參會的客商提供引導服務,受到客商的稱贊。
2009年,他請求去四川省江油市災區參與交通援建工作。單位領導說,災區條件艱苦、環境惡劣,讓他考慮一下。李曉東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再苦再累我也能堅持。”最終,單位領導同意了他的請求。李曉東回憶說,那是他第一次乘坐12個小時的火車,并連夜趕到省交通運輸廳駐四川省江油市援建前線指揮部報到。到那里后,他因水土不服吃不下飯,餓得頭暈眼花,指揮部領導勸他回去,他卻不愿當逃兵,咬牙堅持了下來。適應后,他迅速投入工作中,其工作能力得到援建前線指揮部領導的認可。
2015年初,在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期間,他不怕臟、不怕累,把分包路段管理得井井有條,并爭做文明交通志愿者到街頭維持交通秩序,多次受到市創文指揮部和創衛指揮部的表揚。
在工作上,他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這是一種習慣,也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同事甘春霖說:“曉東工作踏實勤奮,做人清白正直,無論單位開展集體活動還是公益活動,他見啥就干啥,就像一顆平凡的鋪路石。”
無論是在市公路管理局機關還是在基層施工一線工作,他不怕辛苦,認真負責,經常加班加點到深夜,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工作,慢慢的,李曉東成為公路系統的業務骨干。在市公路管理局,他在路政科、養護科、工程科等崗位上工作過,無論在哪個崗位,李曉東從不講條件、不計較個人得失,堅持把工作做好。李曉東說:“我覺得只有這樣才不辜負單位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多年來,他多次被單位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稱號。
同事張秋勤說:“曉東在我們單位是出了名的好人,他不僅工作能力強,還熱心助人,誰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忙,他總是熱心相助。年輕的同志不熟悉業務,他手把手地教。”誰家的孩子幾歲了,上幾年級了,他記得清清楚楚。同時,他還主動把女兒用過的學習書籍和玩具送給同事。單位女同志多,每年三八婦女節,他都自掏腰包給女同志送花,有時買一些頸枕、眼貼、蚊香等小禮物送給同事。每逢節假日值班,誰家里有事,他二話不說替誰值班。同事劉穎彬說:“遇到加班,他主動請大家吃飯。夏天擔心我們熱著,他購買防暑降溫用品分給大家。哪位同事生病或是家里有病人,他都噓寒問暖像大哥一樣關心我們。”
踐行雷鋒精神
堅持助人為樂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雷鋒這個名字已不像幾十年前的人們記得那么深刻。在一些人感慨“雷鋒不在”時,同樣有很多人在踐行著雷鋒精神。李曉東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26年如一日助人為樂。
在生活中,他時刻把幫助別人作為自己的快樂。他利用節假日或空閑時間,到兒童福利院為孩子們捐衣物和兒童書籍,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每年高考期間,李曉東都會參加義務愛心送考活動。這一件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李曉東卻年復一年地堅持著。
其實,這只是李曉東助人為樂的一個縮影,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他積極參加駕駛員“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做遵章守規的文明駕駛員,為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貢獻。他還經常參加廣播電臺102.4頻道的路況播報,為廣大車主提供出行信息。
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他會主動給予幫助。2018年1月,我市突遇強降雪,市區道路通行困難,公交車站很多學生和上班人員乘不上公交車,他主動幫助同路的學生和上班人員搭乘個人車輛,弘揚助人為樂正能量。
李曉東助人為樂是發自內心的,他總是默默無聞,做好事不留姓名、不圖回報,有時被幫助的人多方打聽和追問才知道他的姓名。2018年5月12日,李曉東開車去鄭州辦事,途經京港澳高速長葛段時,看到一輛駐馬店牌照的車停在應急車道上,他主動上前詢問,得知他們是市二高的陳老師要到鄭州看望生病的同事,車輛發生故障時,他主動將車上人員送到鄭州。后來,陳老師給市交通運輸局的領導打電話詢問得知他的名字,為他助人為樂的行為點贊。
一個人一輩子堅持做好事、當好人,這需要一種精神,貴在持久的精神。李曉東有這種精神,他堅持這種精神,并將助人為樂成為習慣。
他骨子里蘊藏著超出常人的擔當和勇敢,他還熱心社會公益活動,2004年他加入紅十字會參與造血干細胞捐獻,以大愛之心奉獻社會。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他帶頭捐款。
情系精準扶貧
幫扶困難群眾
2017,李曉東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他的結對幫扶對象是遂平縣嵖岈山鎮楊店村前灣的楊繼彬。楊繼彬服刑出獄后一直在外地打工,房子長年沒人住,沒人管理,已成為危房,不能居住。李曉東主動向楊店村委反映,與駐村第一書記協調為楊繼彬爭取危房改造翻建房屋。
在李曉東的多方努力下,2018年6月初,楊繼彬的新房終于開建,目前楊繼彬的房屋即將完工,不久就能建好入住。
2018年春節前夕,李曉東得知楊繼彬從打工地回到家里,急忙帶著自己購買的米、面等慰問品和500元慰問金來到他家,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李曉東鼓勵他好好生活,并多次上門看望他,想法設法為他找活干,盡可能幫助他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這就是李曉東,26年如一日,用執著奉獻愛心,用真摯的情義感動社會,用滿腔的大愛書寫人生。他很平凡,但他的事跡卻透著偉大;他很普通,但他的精神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