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學英語,學習就在“手中”
摘要: 通過手機App學習,已經成為新的學習方式。石玉成攝(人民圖片) 去年以來,多款英語學習App(手機應用程序)受到歡迎,與此同時,這類App中的各類在線學習方式、各種
通過手機App學習,已經成為新的學習方式。石玉成攝(人民圖片)
去年以來,多款英語學習App(手機應用程序)受到歡迎,與此同時,這類App中的各類在線學習方式、各種在線課程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在一些平臺上分享學習體會,分析英語學習的新方法。手機學英語,正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英語學習受歡迎
雖然已經研究生畢業,初入職場的劉培還是會每天堅持學習英語。從今年5月份開始,她每天都會在朋友圈“打卡”,分享自己使用某款英語學習App的學習記錄。
“每天學習10多分鐘,100天可以讀完4本英語書。堅持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學習結束后可以領取獎勵。”劉培覺得這款應用很不錯,有老師提醒監督,加上獎勵的吸引,可以共同督促她堅持每天都學習英語。
據了解,不同類型的英語學習App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劉培使用的這款英語學習App主打英文原著學習,此外,有的App是練習聽力用戶的不錯選擇,有的App則受到許多口語練習者的偏愛,還有的兼具幾種功能。目前,包括詞匯、聽力、口語和閱讀等在內的英語學習App種類多樣,而且學習形式也頗為豐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手機玩家”投身到英語學習之中。
數據研究機構比達咨詢發布的《2018年第1季度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各類在線教育App分布中,外語學習用戶的使用率最高,達到了49.1%。
“現在人們學英語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考試或者出國,很多客戶是由于工作需要或者僅僅是為了提升個人能力而來學習,學習人群以外企員工、初入職場人士和大學生為主。”某英語培訓機構銷售經理對記者介紹說,隨著在線學習方式被市場所接受,各家英語培訓機構也都在積極布局手機在線課程。
便捷靈活多創新
在線教育學習平臺擁有諸多優勢,包括低成本、個性化、高效性、高質量、可量化和可跟蹤等。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英語學習App的最大優勢是“便攜靈活”“費用低”,這兩點分別得到了84.47%和73.30%的受訪者的認可。報告分析認為,移動學習方式的交互性、實時性等特征符合英語教學及學習的特點,成為傳統課堂的有效輔助手段。事實也是如此,“隨時隨地”“真人在線學英語”成為許多英語學習App的賣點。
針對用戶習慣如何培養、學習惰性如何克服的問題,各類英語學習App給出了自己的辦法。比如,劉培使用的App就將每天的閱讀時間限定為10分鐘,采用學習群的方式抗擊懶惰,每天“打卡”;還有一款App則設置每天“打卡”、組隊學習,每道關10個單詞,5分鐘左右可過一關。每日“打卡”獎勵、曬朋友圈的方式正是在用社會監督的方式來對抗惰性。此外,基于英語學習App的應用,一批線下英語學習社群也開始形成。
“很多App在這些方面都做了創新性的嘗試。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學習者需要一個人文的環境和激勵機制,這就是在線上和移動產品學習工具開發的同時,線下也要建立學習社區的原因。”某國際教育品牌的一位高級運營副總裁表示。
廣度深度待發展
雖然通過手機學習英語更為便利,但是英語學習App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少用戶認為,目前英語學習App的內容專業性仍需提高。在一項調查中,“App的選擇太多,重點不分”“資源更新慢”“不光得注重趣味,還有效果”“準確性需提高”“減少廣告”等成為使用者主要反映的問題。
好玩好用的英語學習App融合了科技性和趣味性,卻難以保證實踐效果。許多App從語言學習的單一點出發,比如練發音、記單詞,加入游戲化的元素,使枯燥的單詞記憶任務變得有趣。但是實踐下來的情況是,這種方法在解決高頻重復性的單一任務上是有成效的,而在實際運用中常常難以達到明顯效果。同時,僅僅通過互聯網學習難以保證學習氛圍,因此在線教育如火如荼之時,線下培訓依然有其生存空間。
不可否認的是,手機學英語已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學習方式,這也顯示出大家在碎片化時間里不再將時間和精力投放在游戲、短視頻、八卦、追熱點等方面,而是開始主動自我學習。國外的移動學習應用領域已涉及到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職業培訓、遠程教育等多個方面,相比之下,我國對移動學習的應用和研究在廣度和深度都還不夠,但隨著認可度和關注度的不斷提高,移動學習將會繼續發展。(記者 王萌)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