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衛 生態種養鋪就致富路
摘要:一群群鵝在枝葉繁茂、掛滿果實的梨樹下追逐,一只只雞在樹下悠閑覓食。這是汝南縣板店鄉魏嶺村的一處田園美景。7月23日,記者在黃金梨種植基地見到了開展林下養殖的張保衛,一位48歲的中年農民。
林下養殖效益高 一年收入10萬多元
張保衛 生態種養鋪就致富路
當地政府表示將加大扶持力度
□見習記者 鄧丹華 文/圖
一群群鵝在枝葉繁茂、掛滿果實的梨樹下追逐,一只只雞在樹下悠閑覓食。這是汝南縣板店鄉魏嶺村的一處田園美景。7月23日,記者在黃金梨種植基地見到了開展林下養殖的張保衛,一位48歲的中年農民。
張保衛在林下放鵝。
嘗試林下養殖
張保衛是板店鄉馮屯村人。2006年,他和家人到石家莊做有色金屬生意。由于頭腦靈活,人又勤奮,生意做得比較紅火。
“最初離開家鄉的那幾年,家鄉的土地大多數種植的是小麥、玉米。后來,我發現不少村民不再種小麥、玉米,而是開始種植果樹。”張保衛告訴記者,面對成片的果林,他想到的不是單一種果樹,而是林下養殖的商機。
“現在的人都想吃綠色環保的食品。”張保衛說,林下養殖雞、鴨、鵝,既可以除去林下害蟲、雜草,又可以節省部分飼料。于是,他決定飼養雞和鵝。2016年初,張保衛毅然回鄉創業。
產品供不應求
2016年,張保衛在魏嶺村流轉了岳母家的6畝黃金梨園,開始了樹下養殖。
“一般方式飼養的雞、鵝,3個月即可出欄。而我養的雞和鵝飼養周期長,肉質好。”張保衛說,他養的雞、鵝吃林下的牧草、昆蟲、草籽及玉米、糠麩等輔助飼料,這些飼料不含任何抗生素。
張保衛說,他養殖的大三花鵝和鄭州紅雞非常走俏,一出欄就被搶購一空。
張保衛跟記者算了一筆賬:種植玉米,每畝除去成本,每年凈收入約570元;種植小麥,每畝凈收入約410元。兩項一年收入約980元。而種植黃金梨,每畝地除去費用,凈收入約1萬元;林下養雞、鵝,一畝地凈收入約2000元。兩項一年凈收入約1.2萬元。
希望共同致富
”今年的梨樹掛果率高,收成一定比去年好。”張保衛說,加上500只鵝和100多只雞的收入,今年的收入有望突破10萬元。
記者問張保衛將來的打算,他笑著說,在他的帶動下,已有幾家村民開始林下養殖。他希望更多的村民進行林下養殖,大家共同致富。
“鄉政府對林下養殖很重視,鼓勵我們抱團闖市場,并將加大補貼和扶持力度。”張保衛說,有了政府引導、政策支持、資金幫扶、技術指導,林下養殖會讓更多的村民過上富裕的生活。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