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文化墻了解中國文化
摘要:□晚報記者 蘇莉 文/圖 “小姨,這畫真好看,還有教育意義。”昨天上午,記者在市駿馬路中段看到,市民張紫薇帶著兩個外甥女(如圖)專程在文化墻旁學習中國
□晚報記者 蘇莉 文/圖
“小姨,這畫真好看,還有教育意義。”昨天上午,記者在市駿馬路中段看到,市民張紫薇帶著兩個外甥女(如圖)專程在文化墻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記者看到不少孩子利用假日,跟著文化墻了解中國文化。
“古語云‘百行孝為先’,足見‘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之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需要每一代人繼承并發揚光大……”昨日上午,在市駿馬路中段,市民張紫薇邊看文化墻上的《二十四孝圖》,邊為雙胞胎外甥女曹郅玘、曹郅珝講解。兩個小女孩邊聽邊認真做著筆記。
“我記下了,第一幅畫是‘孝感動天’,講述舜用孝心感動上天終成大業的故事。里面有大象幫舜耕地、鳥兒幫舜除草的情節。舜對父母的孝順讓人感動。”曹郅玘說,她要把今天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孝敬父母長輩。
“暑假里,我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帶著倆小家伙,到街頭跟著文化墻學習。因為街頭文化墻大多是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的,孩子特別喜歡。”張紫薇說,近段時間姐姐、姐夫有些事情忙不過來,她負責照顧兩個7歲多的外甥女的學習和生活。
小姐妹倆告訴記者,《二十四孝圖》中的每個故事她們都喜歡聽。
“小姨,您渴不渴、累不累?”看完文化墻上的故事后,曹郅珝問張紫薇。“你們表現真棒!走,咱到下一條街繼續學習。”張紫薇說,文化墻傳播文明、歷史知識,寓教于樂,倆孩子每天會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到不同的街道觀看學習。
記者昨日在市解放大道二巷、駿馬路南段、市健康街、市平安街等路段看到,手繪文化墻吸引了不少市民帶著孩子駐足學習觀看。
“文化墻宣傳的內容貼近生活,耐人尋味,使大家在潛移默化中了解中國文化。”市民張女士說,12歲的女兒是她的“老師”,每天只要在小區內散步,都會指著文化墻上的畫作講解給她聽。
“手繪墻景讓‘墻’說話,變成傳播文明的載體,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傳遞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市民李銘說,孩子們特別喜歡看,在觀看中感受道德文化的熏陶。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