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戲曲之鄉驗收組高度評價開發區創建工作
摘要:一張張栩栩如生的臉譜,將戲曲文化墻裝扮得美麗異常;一件件劇團留下的珍貴遺物,講述了戲曲在開發區的發展史;駿馬河畔戲曲長廊下,戲迷、票友有板有眼的表演;校園戲曲人才培養基地的孩子在認真表演,戲曲已在開發區遍地開花。
天中多雅音 古韻出新調
記者 唐 翀 通訊員 王曉光 王亞明 文/圖
考察組參觀樊粹庭藝術館。
珍貴的歷史資料引起專家的關注。
駐馬店實驗中學戲曲社團的學員在排練。
群眾在樊粹庭戲曲文化廣角演出。
樊粹庭紀念碑。
群眾在天中老街戲曲大舞臺一邊觀看演出,一邊品嘗美食。
一張張栩栩如生的臉譜,將戲曲文化墻裝扮得美麗異常;一件件劇團留下的珍貴遺物,講述了戲曲在開發區的發展史;駿馬河畔戲曲長廊下,戲迷、票友有板有眼的表演;校園戲曲人才培養基地的孩子在認真表演,戲曲已在開發區遍地開花。
7月23日至24日,由省戲劇家協會組織的專家評審組對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誕生地開發區關王廟鄉申報的“河南省戲曲之鄉”進行考察驗收??疾旖M分別查看了關王廟鄉豫劇小鎮建設、樊粹庭劇團、樊粹庭紀念碑、駐馬店實驗中學戲曲人才培訓基地、樊粹庭游園和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沿途觀看了職業技術學院學員戲曲排練,每到一處都給考察組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來,開發區利用本地戲曲藝術資源,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營造了愛戲學戲的濃厚氛圍,培養了大批戲迷和戲曲新秀,提高了群眾對戲曲活動的參與度。據了解,開發區有民營劇團3個,關王廟鄉有戲曲班社13個,市區有戲曲班社33個,從藝人員1101人,形成了“一會、三團、四十六社班”的戲曲表演隊伍結構。“一會”即駐馬店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三團”即樊粹庭豫劇團、圓夢藝術團、愛心藝術團;“四十六社班”即市區戲迷班社和關王廟鄉民間戲曲班社共46個。“一會”成立于2015年,匯集了全市著名編劇、導演、作曲、戲劇評論家、戲曲表演藝術家、社會戲曲活動家。
關王廟鄉豫劇特色小鎮已納入市級發展戰略。下一步,開發區以樊粹庭故里為中心,規劃出5.2平方公里的區域打造高標準高質量的豫劇特色小鎮。同時,分別建設樊粹庭大劇院、樊粹庭公園、樊粹庭戲曲學校、樊粹庭博物館、專家工作室等,力爭把開發區打造成全國知名的豫劇藝術研究中心、豫劇藝術資料中心等,并加強專業團隊建設管理,加大對外溝通交流力度,全力打造具備文化特色的“戲曲之鄉”,為河南戲曲文化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