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兩個項目成功列入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增補項目
摘要:駐馬店網訊(本網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徐晶晶 韓煥)近日,從泌陽縣工商質監局獲悉,繼泌陽黃金梨、泌陽火炬松、夏南牛養殖及產業化3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創建成功后,
駐馬店網訊(本網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徐晶晶 韓煥)近日,從泌陽縣工商質監局獲悉,繼泌陽黃金梨、泌陽火炬松、夏南牛養殖及產業化3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創建成功后,泌陽縣四季香菇、張灣蘿卜又成功列入2018年度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增補項目,全市僅3個項目入選。
“張灣蘿卜”因其中心產地在泌陽縣賒灣鎮閆莊村委張灣一帶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賒灣鎮沿泌水河兩岸地帶。因原產地獨特的氣候和土質條件,產品具有獨特的優良品質。與其它蘿卜相比,其特點是個大、青長、形美、水靈,生吃脆甜、熟食面香,被譽為“中原人參”、“水果蘿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張灣蘿卜”在泌陽一帶負有盛名,隨著“張灣蘿卜”聲譽的不斷提高,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品遠銷北京、鄭州、廣州等省內外各地大中城市。
在泌陽建立張灣蘿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有利于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便于實施對各個種植生產環節的嚴格控制,使張灣蘿卜對質量提高一個檔次;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廣和運用,促進農、科、教相結合,使廣大種植戶減少投資、集中種植、降低風險、增加收入,樹立農民科學種植的熱情和信心;有利于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貿工農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的形成,變粗放分散式種植為集約化、現代化、標準化的種植方式,推進張灣蘿卜標準化生產發展;有利于大幅提高張灣蘿卜產業化經營水平,使之由品種優勢轉變為品牌優勢。
張灣蘿卜是泌陽縣的名優產品,當地黨委、政府對“張灣蘿卜”種植生產給予高度重視,積極扶持,正確引導,組織農民實行規模化、科學化生產,聘請省、市、縣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并積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原產地認定,致力打造“張灣蘿卜”生產品牌。于2004年,經河南省農業專家考察認證,順利通過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原產地認定,正在申請注冊“張灣蘿卜”商標,使“張灣蘿卜”真正形成品牌,規模效益得到較大提升。以泌陽縣賒灣鎮王龍家庭農場為首的多家張灣蘿卜種植戶參與,于2018年上半年成立了泌陽縣張灣蘿卜協會,帶動能力強,協會與農戶利益聯結緊密,形成了良好互動。目前,“張灣蘿卜”的種植規模達到了3000畝以上,畝產3500—5000公斤,在0.6元/公斤左右,畝產值4500元左右。
長期以來,泌陽香菇產業粗放栽培模式根深蒂固,很容易造成相同的品種,鄉(鎮)村和菇農之間,產量有多有少,質量有高有低,效益有大有小,究其因之一就在于標準化生產的水平不同。所以,當前推進泌陽縣四季香菇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對實現泌陽縣香菇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示范區將引導廣大菇農由過去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向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通過“統一菌包生產、統一原料供應、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生產管理、統一收購銷售”,大力實施標準化生產,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堅持不懈地積極努力,逐步實現與國際標準的對接。最終實現建立全縣香菇產業集菌包生產、出菇管理、產品加工、包裝、物流配送及菌渣高效利用為一體的泌陽縣四季香菇標準化示范區。
目前,全縣香菇生產已形成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生產,全縣食用菌產業從業人員達35萬多人,常年栽培香菇2.5億袋,黑木耳2000萬袋,白靈菇、杏鮑菇、猴頭菇、金針菇、平菇等3000萬袋,草腐菌20多萬畝,年產值達36億元,預計至2021年能實現四季栽培香菇3.5億袋,產值60億元,目前已有20多家國內外知名菇業集團來該縣開發香菇業及深加工項目。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