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問為什么,求知欲要引導
摘要: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琚金民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特別喜歡問為什么。是什么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家長又該如何正確引導?3~4歲,孩子喜歡問“這是什么&rdq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琚金民
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特別喜歡問為什么。是什么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家長又該如何正確引導?
3~4歲,孩子喜歡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關注事物名稱。4~6歲,會追問“為什么這樣”“為什么那樣”,問題層次加深,不僅想知其然,而且想知其所以然,有時會打破沙鍋問到底。如果家長能正確回答問題,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欲,拓寬視野,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
胡亂應付、不耐煩、責備、不懂裝懂等回應方式,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所以,面對孩子的“為什么”時,家長要有耐心,并通過以下幾招引導。
呵護問題意識,鼓勵求知精神。孩子的某些提問在家長看來很幼稚,其實這說明孩子能積極思考,也渴望了解世界。家長要呵護孩子的問題意識,鼓勵他主動探究。刨根問底是創新的源泉,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
認真對待提問,積極指引。家長要以嚴謹態度對待孩子的提問,不能不懂裝懂。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卡爾·薩根認為,家長無法幫助孩子解決所有難題,但可以鼓勵說:“我不知道答案,可能也沒有人知道答案。也許等你長大后,會成為第一個發現答案的人。”這種方法能保護孩子的積極性,激勵他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給予方法,共享求知的快樂。當孩子提出問題,家長難以解答時,可以帶孩子到圖書館,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等,也可以向身邊學問高的人請教,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實驗,走進大自然,通過社會實踐觀察分析,找到答案。
解釋問題不晦澀,通俗易懂。有些問題解釋起來需要用到科學名詞,孩子可能越聽越糊涂。家長應該盡量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或用比喻、擬人、童話等方式解釋。即便可能聽不懂,但在孩子心中埋下知識的種子就夠了。▲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