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家庭的\"學霸\":建筑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
摘要: 當17歲的崔慶濤接到快遞員電話時,他正和父母在一建筑工地上拌砂漿,全身臟兮兮的。 今年高考,學文科的崔慶濤考了669分,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錄取。快遞
當17歲的崔慶濤接到快遞員電話時,他正和父母在一建筑工地上拌砂漿,全身臟兮兮的。
今年高考,學文科的崔慶濤考了669分,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錄取。快遞員給他打電話,就是給他送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
老家在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者海鎮五里牌村綠蔭塘小組的崔慶濤,家有兄妹三人,他是老大,弟弟9月開學讀高二,妹妹讀四年級。家里兄弟姐妹多,為維持生計,崔慶濤的父母前些年一直在昆明市嵩明縣幫人種大棚菜。
為方便照顧兩個兒子,崔慶濤上初中時,父親崔茂榮回到者海,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有活時每天能賺100多元,沒活時只能閑著。母親許樹蘭留在嵩明邊打工邊帶女兒,等到學校放暑假,一家五口才能團聚。
兩口子已足夠努力,可孩子多,用錢的地方不少,一年下來沒啥積蓄,崔家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崔慶濤和弟弟每學期因此能享受3000元的補貼。這些錢直接打到飯卡上,兄弟倆的吃飯問題解決了。
2014年昭通魯甸地震,相鄰的會澤縣被波及,崔家的房子住不了人,拿著政府補助的4萬元,又借了外債,崔茂榮蓋了新房。可外債還要還上幾年。
房子是新的,家里的陳設卻很簡單,一臺老式電視機就放在兩坨空心磚上,一塊泡沫支起電磁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崔慶濤打小就懂事,以前父母還在嵩明時,只要是假期,他和弟弟跟著父母,夜里3點起床,在大棚里撒雞糞。
今年高考,學文科的崔慶濤考了669分的高分。他報的是北京大學法學專業,最后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錄取。
最近一個月,為補貼家用,他和父母在離家四、五公里外的箐口塘打工,為一戶人家新建的房屋做裝修。每天一大早騎摩托車趕去,10多分鐘就能到達。
7月22日,崔慶濤和媽媽把路邊的一堆黃沙鏟了裝上小推車,推到樓底下,掛上簡易吊車吊到二樓。剛讀四年級的妹妹在工地上玩耍。這時,一輛面包車駛入工地,是快遞員來錄取通知書的。
在一個盛水的白色塑料大缸前,渾身是灰塵的崔慶濤彎腰把手洗干凈,然后在紅色T恤上左擦右擦。他滿臉微笑,拿出身份證給快遞員核實。
父親崔茂榮不識字,讓妻子念給自己聽。許樹蘭一字一頓念起來:“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崔慶濤同學,我校決定錄取你入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學習,請你準時于2018年8月30日憑本通知書到校報到,校長林建華。”
聽完,崔茂榮的臉上蕩起笑容。崔慶濤犯愁,“學費怎么辦?”就讀的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的幾位老師建議他申請助學貸款,并把一些助學貸款的辦理手續和程序告訴了他。
崔茂榮讓兒子不要擔心,“學校可以貸款,我也能苦,現在國家政策好,等你們幾個讀出來,我們家的好日子就來了。”他給兒子打氣。
“大量貧困家庭的學生通過教育和高考,改變了個人的命運,貧困家庭通過教育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會澤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朝祥說,崔慶濤求學奮進的故事應該讓全縣更多貧困家庭看到。
此前,會澤縣委宣傳部成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講習所,宣傳脫貧攻堅政策、艱苦創業精神、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用“農家話”講“農家課”,對農戶說“群眾話”、講“心坎話”,做到學習宣講接地氣,講習所里掀熱潮的良好氛圍。“我們已經把崔慶濤邀請進來,讓他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村民們聽,給大家帶去精氣神。”周朝祥說。
性格內向的崔慶濤應允了。以前沒微信的他,為了“工作”需要,這次還專門開通了微信。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