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追星:參與是了解孩子的重要一步
摘要: 不只是追星,對于許多年輕人的興趣愛好,家長們都不妨放下身段,認真去了解一番。 ----------------------------------- 最近,一則視頻新聞在網上火了起來。7月
不只是追星,對于許多年輕人的興趣愛好,家長們都不妨放下身段,認真去了解一番。
-----------------------------------
最近,一則視頻新聞在網上火了起來。7月21日,一對浙江嘉興的父母親自帶著即將讀初三的女兒,前往遠在百里之外的上海,參加某個偶像組合的粉絲見面會。即使臺風臨近,這對父母還是支持孩子來pick自家“愛豆”,并且表示:“只要不影響學業,愛好也是需要的”。
新聞一出,不少網友都投出羨慕的目光,討論著“如何讓自家爸媽看到這樣的新聞”。畢竟,人們見多了因為“追星”鬧翻的親子關系,鼓勵孩子追星的家長并不多見。對于一個即將就讀初三、備戰高考的學生而言,旅游、看小說等愛好都可能被視為“不務正業”,更不要說追星了。
在許多家長的觀念里,追星常常與“瘋狂”“無腦”等負面詞語掛鉤。加上媒體經常報道一些少年追星導致的負面事件,更是讓家長心有余悸。事實上,極端案例畢竟是少數,對大多數“追星少年”而言,追星不過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項愛好,如果孩子能從中獲得快樂,并以偶像來自我激勵,也能獲得不少助益。對家長而言,理解孩子,引導孩子正確“追星”,比武斷拒絕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長。
現如今,粉絲與偶像的距離越來越近,偶像的影響力也更加強大。一方面,偶像身上的優秀品質,會成為粉絲效仿、學習的對象。與此同時,許多年輕的粉絲們為了追星,都會自學拍照、攝影、剪輯視頻、組織活動等實用的個人技能。
這些益處,很多時候是對粉絲文化較為陌生的人難以了解的,而對和年輕人存在“代溝”的父母而言更是如此。在孩子與父母的相處過程中,很多無謂的爭執,都是因為互相不了解、不理解而發生的。而家長如果真的想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親身去參與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或許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在這一點上,嘉興的這對父母陪同孩子參加追星活動,并非因為自己也變成了粉絲,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要了解孩子,就要深入孩子的世界。參加一次粉絲見面會,或許未必能讓家長們真的了解一個亞文化圈子,但是,這至少有助于在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代溝”之上架起一道理解的橋梁,也能減弱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感,有利于兩代人的交流溝通。
與此同時,家長陪同孩子參與追星活動,也有助于他們引導自己的孩子文明追星、理智追星。其實,許多孩子之所以在追星的道路上誤入歧途,就是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比如在網上為了維護自家“愛豆”大肆辱罵其他網友、不顧家庭經濟實力瘋狂購買偶像周邊等。家長在陪同孩子追星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引導孩子,讓他們正確地對待自己的愛好。
其實,不只是追星,對于許多年輕人的興趣愛好,家長們都不妨放下身段,認真去了解一番。因為生活經歷的差異,家長們可能對這些愛好了解不足,這樣既不能很好地和孩子溝通,也不能很好地引導和幫助他們。如果能與孩子一起樂在其中,家庭教育中的很多難題就能迎刃而解。(林俊鵬)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