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時的“古董炮”成我軍秘密武器
摘要: 清代的火炮(資料圖)。我軍浩瀚戰史中,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故事不勝枚舉。1945年8月,抗戰勝利的喜悅還沒從全國軍民的心頭散去,國民黨反動派便迫不及待地跳起
清代的火炮(資料圖)。
我軍浩瀚戰史中,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故事不勝枚舉。
1945年8月,抗戰勝利的喜悅還沒從全國軍民的心頭散去,國民黨反動派便迫不及待地跳起來,要求解放區的新四軍、八路軍“原地駐防待命”,“勿擅自行動”,意思是只準國民黨軍隊受降,向抗日軍民爭奪抗戰勝利果實的企圖昭然若揭。毛澤東、周恩來等黨的領導人明察形勢,迅速對解放區抗日武裝接受日軍投降問題作出具體部署。
根據內戰一觸即發的嚴峻形勢,陳毅指示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集中力量,向駐地所及的日偽軍發起大反攻。9月初,葉飛奉華中局電令,率第4縱隊及部分浙西地方武裝挺進杭(州)嘉(興)湖(州)地區,發起雙林戰役。
雙林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古鎮,擁有旖旎的水鄉風光,位于吳興縣的東部,是吳興通往桐鄉、嘉興和德清的水上要道。盤踞這里的偽軍第34師在外圍修筑了堅固的碉堡,妄圖負隅頑抗。偽師長田鐵夫原是頑軍的一個團長,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趨炎附勢。他早在黃橋決戰時,迫于新四軍的聲威,率部起義,后來受不了新四軍的嚴明紀律,拉著一伙人投靠了日軍,爬上了偽第34師師長的位子。
9月9日,我軍第11支隊攻占吳興的香山,接著,一鼓作氣攻克太湖邊的大錢、織里;次日,第10支隊向德清縣新市鎮發動攻擊,部隊以強大的攻勢連續摧毀偽軍碉堡十余座,解放全鎮。戰至13日,雙林外圍的據點被一一拔除。葉飛見“火候”差不多了,指揮第10、第11兩個支隊從東西兩個方向會攻雙林鎮。
戰斗打響后,第4縱隊司令員廖政國率第10支隊由水路經菱湖至雙林附近登岸。敵人的碉堡異常堅固,我軍的火力難攻克,官兵們心急如焚,心想,要是有大炮就好了。廖政國似乎猜出大家的心思,手一揮:“把平射炮運過來!”有一個連真的抬來兩門炮,戰士們扭頭一看,哭笑不得,與其說是炮,倒不如說是古董,炮管都是綠銹,沒有膛線,更沒有炮栓和炮架。
廖政國沒有理會大家懷疑的目光,立即叫炮手架起炮,“轟轟”幾炮,幾座碉堡應聲炸出了大洞。嘿,還真管用!戰士們信心大增,一鼓作氣沖了上去,很快端下了敵人的火力點,攻下了工事堅固的盛林山。戰后大家才得知,這兩門炮和炮彈均制造于光緒年間,是群眾在地里挖出來送給部隊的,沒想到經過我軍修械所修械師的精心改造和修復,在千鈞一發之際竟成了戰場上的“功臣”。
15日凌晨,大雨傾盆。葉飛一聲令下,第4縱隊冒雨向雙林鎮發動總攻。大雨中,本就六神無主的偽軍更加垂頭喪氣,雙方交火不到兩個小時,第4縱隊的突擊隊就渡過大河,插入鎮中。上午8時許,雙林鎮宣告解放。偽第34師除駐在外地的兩個營外,全部被殲,生俘偽軍師參謀長以下1200余人。
回首此役,老炮揚威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裝備固然是戰斗勝利的重要因素,但我軍官兵敢打必勝的意志和靈活機動、機敏睿智的戰術思想是任何裝備都無可替代的。時至今日,我軍的裝備早已日新月異,一批批高科技裝備不斷列裝,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實現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不斷挖掘老裝備的潛力,這樣不論是老裝備還是新裝備才會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據東方網)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