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沖上云霄 給乘客帶來新體驗
摘要:近日,荷蘭皇家航空公司正在測試一款名為“照料-E”的智能機器人,它能在機場幫乘客運送手提行李、指引登機口,如私人助理一樣,讓旅行更加輕松愉快。如今,越來
近日,荷蘭皇家航空公司正在測試一款名為“照料-E”的智能機器人,它能在機場幫乘客運送手提行李、指引登機口,如私人助理一樣,讓旅行更加輕松愉快。
如今,越來越多的知名航空公司在AI戰略發展上重點規劃布局。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AI在航空領域的應用恰逢一片藍海,盡管目前的應用大都處于AI第一代階段,但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進化日臻成熟,將會給航空業帶來變革的力量。
解決空中交通擁堵
在飛行中,當乘客特別是老人正用洗手間,忽然聽到空乘提示音“現在遇到亂流,請回座位”時,恐怕已存在很大危險。
在法國巴黎泰雷茲集團“天空中心”演示廳,公司空中交通管理經營戰略總監弗朗索瓦·德利爾邊演示邊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說:“現在的空管系統可事先根據氣象預報服務盡可能避免空中亂流,一般的解決辦法是飛行降低300—500米,繞過不好的天氣段。然而,空中每條航道都有一定承載流量,突然插入無預先計劃的飛機,會導致擁堵或混亂。”
為滿足現實需求,各國開始著手進行機場建設,提升效率,增加安全進離港航班數量。
德利爾指出:“假如每次降落間隔都能縮短一兩分鐘,將會有20%—40%的空中交通擁堵得以改善。但是,機場飛機的起飛降落過程復雜程度很高,風速、霧霾、降雨、強風、結冰、跑道環境等都是影響因素,這就需要將人工智能系統嵌入機場空管總調度體系,通過深度學習技術進行識別、預測。把人工智能用在空管,可借助其精確計算流量,助力解決空中擁堵,提高航空安全。”
讓飛行更安全
有航空專家指出,人工智能在航空業的大展宏圖之地是駕駛艙,AI自動駕駛儀可幫助飛行員完成復雜性操作,應對各種緊急事件。這一領域的研究雖剛剛起步,卻進展迅速。
“每一架飛機都有上千傳感器,每個傳感器每秒都會產生數據,其來源格式大多不一致,目前的分析策略無力應對海量數據,以至于影響駕駛員做出正確判斷。”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家杰米·卡博內爾介紹說。
據美國《連線》雜志介紹,波音公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共同成立航空數據分析實驗室,利用人工智能創造一種統一信息分析方式,并可擴展到云端數據的處理算法。這樣對飛行安全、飛機性能和壽命等展開更好的追蹤和理解,幫助航空公司及其客戶制定監控、維護和運營戰略。
據了解,現在民用飛機系統越來越復雜,已無法模擬所有故障情況,傳統訓練飛行員體系只能仿真幾十種典型故障。將AI應用于下一代駕駛艙,模擬人類行為,將有助于開發出飛行員培訓解決方案,應對各種風險。
隨著自動化飛行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許由人類操作各種儀器的時代會很快過去。倫敦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正在開發一套基于AI的“智能自動駕駛系統”,可準確預測各種飛行情況,同時確保飛行員了解事情進展。研究人員表示,假設這類系統有朝一日能正式用到商用飛機上,將會是一大里程碑,可能會跨過人類飛行員的時代,邁入新紀元。
提供個性化出行服務
不久前,谷歌更新了搜索航班信息功能——用AI預測航班延誤時間、推薦低價機票。其官方博客介紹,航空公司一般是在收到航班不能準時起飛的信息后,才會通知旅客航班延誤,而現在會提前給出航班延誤和出行時間參考,并告知具體原因,這主要是利用機器學習算法,通過對航班歷史準點情況和天氣狀況加以預測。捷藍航空、阿聯酋航空等也在使用AI技術讓購票流程更順暢,并對乘坐體驗進行個性化改造。
業內專家預測,應用于飛機艙內的人工智能體系,不久的將來或可進化成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因地、因時、因需提供個性化服務。(華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