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經濟開發區創建“河南省戲曲之鄉”綜述
摘要: 古琴戲韻 醇香四溢——駐馬店經濟開發區創建“河南省戲曲之鄉”綜述樊粹庭個人事跡和簡介。樊粹庭戲曲藝術展覽館和開發區樊粹庭豫劇團。濃厚的校園戲
古琴戲韻 醇香四溢
——駐馬店經濟開發區創建“河南省戲曲之鄉”綜述
樊粹庭個人事跡和簡介。
樊粹庭戲曲藝術展覽館和開發區樊粹庭豫劇團。
濃厚的校園戲曲文化墻。
關王廟鄉樊粹庭街道一景。
樊粹庭戲曲文化廣角。
樊粹庭生前與家人的留影。
獅吼兒童劇團赴抗美援朝前線慰問演出留影。
樊粹庭創辦的獅吼兒童劇團。
關王廟鄉樊粹庭戲曲大舞臺。
戲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精神命脈,從古至今在人們心目中留下堅實根基,給人以奮進、給人以力量。
戲曲元素從這里起源
駐馬店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戲曲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戲曲的源頭之一。據《駐馬店戲曲志》記載:開發區戲曲藝術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時期的歌舞是戲曲的雛形,唐宋時期戲曲開始萌動,元明時期戲曲基本形成,明末清初戲曲有興旺之勢。到了近代,地方戲曲劇種逐漸增多,戲曲藝術日漸繁榮。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戲曲藝術更加繁榮。駐馬店是戲曲故事的神奇之地,出自這里的經典劇目就達20多部。如傳統戲,《梁山伯與祝英臺》《董永與七仙女》《千峰寺》《四進士》《古城會》《平蔡州》《桃花庵》《藍橋會》《李天保娶親》《三打雷音寺》《皇家驛站》《盤古開天》等;現代戲,《搶來的警官》《忠誠衛士》《國魂》《法官媽媽》《嫂娘大娘親娘》等。
資料顯示,早在春秋時期,在上蔡、汝南一帶興起的“蔡謳”,被稱為戲曲音樂的源頭,兩漢時期傳入宮廷。西漢時期,汝南人桓寬整理的專著《鹽鐵論》開中國劇作之先河。在宋、元雜劇時代,西平人李好古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被稱為志怪小說鼻祖;新蔡人干寶創作的《搜神記》,至今仍為戲劇創作提供著豐富的營養。明末,汝南鑼卷戲開始興起,清代達到鼎盛,鑼卷戲也被稱為河南豫劇的源頭,是河南地方戲發展的里程碑。
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自古戲曲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著名的豫劇改革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樊粹庭先生就誕生在這里。
從小受家鄉傳統戲曲文化熏陶,1929年大學畢業后,樊粹庭先后創建豫聲戲劇學社和豫聲劇院,開始對本土豫劇進行創新,改造提升祥符調唱腔體系,更新伴奏樂器、音樂和化妝等。編排導演了數百部傳統與現代劇目,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享譽舞臺的豫劇名角。特別是他與豫劇表演藝術家陳素真的合作,極大推動了豫劇的現代化進程。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豫劇薪火相傳,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受眾最多、影響最大的地方劇種。樊粹庭也成為豫劇發展史上的奠基者和領航者,被戲劇界公認為“現代豫劇之父”“中國的莎士比亞”“河南的關漢卿”。
樊粹庭晚年雖身在異鄉,卻時刻牽掛著家鄉戲曲的發展,曾多次信函詢問,與家鄉同業友人共商豫劇發展之路。
戲曲藝術在這里傳承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和開發區黨委、管委會高度重視民族戲曲文化的發展工作,并決定把樊粹庭誕生地關王廟鄉建設成豫劇特色小鎮,作為創建“河南省戲曲之鄉”的核心部分列入市政府2018年工作報告,并成立了創建“河南省戲曲之鄉”領導小組,構建 “以文化城、以劇興區”的宏大戰略。
開發區成立了“一會三團”,即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樊粹庭豫劇團、圓夢藝術團、愛心藝術團。
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的成立,把一大批本土優秀戲劇名家聚集在一起,形成人才優勢。促進會多次邀請全國知名戲劇家馬紫晨、劉景亮、丁永祥等來我市開展戲曲研究和樊粹庭精神的研討,并將研討內容和專家論文編輯成冊,為廣大戲曲愛好者提供了依據,以此創作了大量戲曲作品。為進一步深入研究,2018年開發區組織考察團到西安樊粹庭生活工作過的地方考察學習,收集整理樊粹庭生前作品和遺物。
樊粹庭豫劇團堅持常年基層演出,鍛煉了過硬的基本功。2013年12月,該劇團被邀參加央視《一鳴驚人》欄目,一舉奪得周賽冠軍,展示了駐馬店良好形象。
在“一會三團”的帶動下,開發區戲曲文化呈現多元發展的新局面。該區在各學校建立戲曲人才培訓基地,從小著手培養戲曲后備人才。據悉,該區內各國有、民營劇團、民間班社302個,從藝人員7000多人,年演出近萬場,劇目創作、演出、參賽獲獎均具全省前列。
豫劇文化正逐漸成為開發區的主導文化產業,形成了集研究創新、演出經營、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全新格局。
文化建設 迅速發展
近年來,為助力駐馬店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開發區成功舉辦了“紅梅杯”和第十四屆戲劇大賽,在提升人民群眾對戲曲文化欣賞品位的同時,彰顯了開發區獨具特色的戲曲文化底蘊。為進一步把戲曲文化做強做大,市委、市政府和開發區黨委、管委會制定了建設戲曲之鄉長遠發展藍圖,決定把開發區努力打造的關王廟鄉豫劇特色小鎮上升為市級發展戰略。
占地7000余畝的豫劇特色小鎮是市、區重點打造的文化工程、民生工程,小鎮建成后,將對駐馬店的文化振興、經濟繁榮產生深遠影響。
至目前,樊粹庭銅像、樊粹庭戲曲文化廣角、戲曲大舞臺、戲曲文化宣傳墻、藝術展覽館、樊粹庭誕生地紀念碑、劇團排練廳等基礎設施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為廣大群眾看大戲、唱大戲、學戲曲提供了理想場所。
戲韻藍圖 呈現未來
豐富歷史傳承,鑄牢文化之“魂”,重點打造豫劇特色小鎮。開發區聘請國內知名公司對關王廟特色小鎮進行科學規劃。以藝術、旅游、休閑、教育、頤養產業為主、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系統完善的中原特色小鎮。
規劃以樊粹庭故里為中心,分別建設樊粹庭公園、樊粹庭大劇院、戲曲學校、博物館和專家工作室等,力爭把開發區打造成全國知名的集豫劇藝術研究、史料展覽、展示演出和文化產品生產基地為一體的戲曲文化綜合體。
中原特色小鎮項目總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分期規劃實施,結合中心城區七大功能片區建設,豫劇文化小鎮與規劃總面積6.9平方公里的小清河文化休閑商住區、8.8平方公里的職業教育園區、9.1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區將進行融合發展,豐富文化內涵,擴大外延,將豫劇小鎮做大做強,促進豫劇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豫劇從誕生到如今,走過了漫長歲月,而深受戲曲文化浸潤的駐馬店,持續傳承這一文化結晶,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發展振興豫劇文化,努力實現“戲曲之鄉”宏偉藍圖,抒寫開發區新時代豫劇文化的壯麗篇章!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