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莊村的別樣攻堅曲
摘要:昔日窮山村 今朝綠富美常莊村的別樣攻堅曲記者 張新義“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這首耳熟能詳的《少林寺》主題曲
昔日窮山村 今朝綠富美
常莊村的別樣攻堅曲
記者 張新義
“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這首耳熟能詳的《少林寺》主題曲,描繪了生態良好、和諧優美的畫卷。這樣的畫卷,在我們身邊的確山縣瓦崗鎮常莊村,不啻為真實的寫照。
地處淺山丘陵、薄山湖源、溱頭河畔的常莊村,風光旖旎、山水相依、林茂木深,是一處絕佳的原生態自然景觀。以前,由于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當地群眾靠種植花生、玉米、小麥為主,生活相對貧困,“守著金山沒飯吃”,脫貧攻堅任務相當艱巨。
思路一變天地寬
脫貧攻堅戰以來,瓦崗鎮黨委、鎮政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眼于打基礎、謀長遠、創產業、促脫貧,尋求到一條以生態旅游帶動群眾脫貧的路子。為了利用村內特有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通過各方努力引進了本地大型企業樂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對村內進行全面保護性開發。
要想富,先修路。瓦崗鎮黨委、鎮政府合理利用項目資金在常莊村新修擴建道路近17公里,建成了沿薄山湖上游溱頭河兩岸觀光大道,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投資6000萬元的常莊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框架已經基本建成。
隨著常莊村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村民的收入來源也由最初的農業生產、勞務輸出轉向了旅游服務及與旅游相關的生產活動。在旅游業的帶動下,由村委會帶頭,申請項目資金興建了休閑農家賓館,10余座休閑小木屋沿河分布于板栗院內,房屋古色古香,環境清幽宜人。村民們也積極發展旅游服務業、特色旅游農產品加工業,或以旅游業為依托開辦農家樂飯店。
常莊村在完成村內道路建設的基礎上,又新建文化活動室1座、標準化衛生室1座、文化廣場1處、文化大舞臺1座,沿河又興建漫水式攔河壩2座,實施了人畜安全飲水工程,為倡樹文明新風、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創造了條件。
村“兩委”經常召開黨員會、群眾代表會,發動黨員干部和村民組長做好示范;邀請村“三老”(老黨員、老干部、老長輩)召開座談會,為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上門入戶宣傳,對群眾講解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形成“人人是美麗鄉村形象、處處是美麗鄉村環境”的良好氛圍。
樂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主動開展定向幫扶,使精準扶貧扶到戶、到人。該公司為常莊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150元敬老補貼,既踐行了孝善文化又提高了群眾對脫貧政策的滿意度,讓黨的溫暖惠及千家萬戶。
產業帶動態勢好
如今,樂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村“兩委”的引導下,正在對常莊村兩個村民組的破舊房屋進行置換,群眾整體搬遷。在原址拆遷后,建設杜李新村商業街、鄉村旅游示范點,使兩個村民組的群眾搬進新居、脫貧致富。此項目建成后,可吸納約400名貧困人口來此務工,貧困戶年增收總額將突破1000萬元,真正使貧困戶搬進來、留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同時,村“兩委”積極與樂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對接洽談,發展集旅游、觀光、采摘為一體的特色種植項目。在村內進行土地流轉,把所流轉土地規劃打造成生態采摘園,建成科技休閑農業產業園,交由農戶自己管理、自己創收。目前,村內已建成了高效農業示范基地1個、智能化玻璃溫棚1座、雙膜日光溫棚11座、300畝荷塘旅游觀光、400畝生態采摘園,并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吸引周邊農戶入社發展。智能化玻璃溫棚建成后,直接安置本村羅莊組所有貧困戶就業。
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將為貧困戶務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實現勞動力的轉移,在旅游區內務工預計每戶每年可實現3萬元的工資收入。同時,引導鼓勵常莊村群眾依托特色旅游區優勢,開辦農家賓館、特色超市、自駕游宿營地等,通過自主創業使農戶轉變收益模式。
動力十足前景廣
“我們將把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寓于發展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之中,努力使常莊村發展的事事處處都體現出文化的氣息。”采訪中,瓦崗鎮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他們將通過一到兩年的時間,把常莊美麗鄉村打造成以民俗文化、休閑觀光為支撐,以依山傍水鄉野休閑度假為延伸的旅游度假景區。同時,鼓勵扶持新上中藥材加工業、綠色種植和養殖、傳統手工業、農家樂項目,積極引導農民組建旅游服務、造林綠化專業隊伍,增強群眾的參與度、受益度,讓旅游產業富有活力,讓群眾得到實惠。
常莊村在發展旅游產業的過程中,不僅注重改變群眾的人居環境,而且注重保護好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讓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得益彰。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常莊村將以建設旅游休閑服務基地為目標,把美麗鄉村旅游景點星羅棋布、全面開花,逐步發展成為旅游風景區,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