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貝爾:在匈牙利體驗別樣文化
李曉奇
摘要:原標題:在匈牙利體驗別樣文化 圖為2018年5月4日,劉貝爾在匈牙利佩奇市參加歐中青年領袖論壇,并擔任參與部部長。 劉貝爾,通過國家公派留學項目在匈牙利佩奇大學攻
圖為2018年5月4日,劉貝爾在匈牙利佩奇市參加歐中青年領袖論壇,并擔任參與部部長。
劉貝爾,通過國家公派留學項目在匈牙利佩奇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學位。在匈牙利生活已有一年,他分享了自己在這里的留學體驗。
公休假期多
“匈牙利的假期特別多。”劉貝爾說,“除周末外,匈牙利幾乎每個月會有1-2個公休,每個公休長約1-2天。”
劉貝爾解釋說,匈牙利歷史上經歷過多場戰爭,政權更迭較為頻繁,所以有很多公休假期是為了紀念戰爭勝利或者國家其他的重大事件。同時,匈牙利宗教文化濃厚,一些公休假期也與宗教有關。
“公休假期多,不僅跟匈牙利的歷史、文化有關,更與匈牙利人追求閑散、自由的性格有關。”劉貝爾表示,這也是中匈兩國文化差異的體現。中國人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工作賺錢,以此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匈牙利人則更注重休閑,認為與其努力為未來投資賺錢,不如享受當下的閑適。
劉貝爾說:“在公休中,除了個別的便利店照常營業外,其他商店基本都會關閉。一開始我不了解情況,在公休假期里去外面吃飯都成了個問題。但當地中國人經營的店鋪、餐館會開門營業,我可以到他們的小餐館里去吃飯。”他說,在匈牙利生活的一年中,自己變得更獨立了,廚藝也有所長進。
年齡隔閡小
在匈牙利,劉貝爾結識了一位40多歲、曾當過軍人的大叔。
“在國內,長輩和我交談時,總會以一種過來人的身份傳授我經驗和閱歷。雖然他們也很和藹,但總會讓我感覺到明顯的年齡差距。但是這位大叔卻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我。我們的交談更像是同輩人之間平等的交流,幾乎感受不到年齡的差距。”
此外,劉貝爾認為,興盛的派對活動是匈牙利人追求自由的另一體現。當地有很多酒吧,里面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派對,包括學校的迎新活動,也大都選擇在酒吧舉辦。
在匈牙利,派對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劉貝爾說:“有些派對的主題就是懷舊,是專門為年齡稍長的人設計和舉辦的。而且當地的派對很少是為了商業利益,完全是因為興趣。所以大家舉辦派對都很用心,有的甚至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策劃。在不同類型的派對上,我看到、接觸到了各年齡層的人,因而派對在當地是全民性的活動。年紀大的人也幾乎不會受年齡的約束。他們很樂意參加派對,跟年輕人一起跳舞、聊天。”
生活差異大
在匈牙利,劉貝爾發現了一些與國內存在差異的生活細節。“比如,匈牙利人幾乎不吃魚。一方面是因為匈牙利是內陸國家,魚基本靠進口,價格偏貴;另一方面,‘魚’一詞在匈牙利語的發音中與‘死亡’類似,聽上去不太吉利。所以尤其在重大節日,匈牙利人是不吃魚的。”
劉貝爾還說:“出于歷史上的戰爭原因,在匈牙利喝酒時不能與別人碰杯。喝酒時,國內人都會說‘干杯’;在匈牙利,大家都會說‘為了你的健康’。這里的酒文化非常興盛,我還曾品嘗過匈牙利的國酒‘托卡依’。這是一種貴腐白葡萄酒,口感絲滑、甜度較高。”
除了飲食,劉貝爾在陪朋友看病的時候,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匈牙利,我陪朋友去醫院看了幾次病。每次都是我在診室外面等,朋友自己進診室看病。因為醫生認為,如果病人旁邊還有別人的話,他可能會代病人描述病狀,對病人產生干擾,也不利于醫生作出判斷。”
劉貝爾說:“其實中匈之間有趣的差異還有很多。生活在不同的國家,確實能增強我對多元文化的理解,也能讓我從更客觀的立場觀察自己國家的文化。”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