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老人希望有生之年再見小女兒一面
摘要: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張淑華和母親一起翻看老照片。 本報訊昨日,在市健康街稅務局家屬院,提起92歲的李培芝老人,四世同堂的她讓鄰居們十分羨慕,大家都說這是老人行善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張淑華和母親一起翻看老照片。
本報訊昨日,在市健康街稅務局家屬院,提起92歲的李培芝老人,四世同堂的她讓鄰居們十分羨慕,大家都說這是老人行善積德的回報。不過,她還有一個女兒幼時送人,成為老人的心病。
通情達理愛勞動
“快給人家倒水喝。”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李培芝老人家時,躺在床上的李培芝立刻起身讓記者坐下。
“母親最喜歡有人來,就算插不上話她也覺得很知足。”老人的二女兒張淑華告訴記者,目前母親和弟弟一起生活,她們幾個女兒平時過來幫忙照顧母親。
“她養育了我們姊妹幾個,年輕時吃了不少苦,晚年應該享受幸福生活。”張淑華說,母親年輕的時候除了照顧孩子,還要打零工,非常辛苦。
在孩子們眼中,李培芝是個偉大的母親。老人的兒子張明告訴記者,母親愛勞動,而且通情達理。母親現在眼不花、耳不聾,身體健康,翻起以前的老照片都能說出名字。
張明說,雖然母親跟著他生活,但平時姐妹們經常來看母親,晚輩們也常來陪老人說話,讓她開心。
多年心愿難了
在張明和幾個姐妹的記憶里,母親從沒跟人紅過臉,做人做事都踏踏實實。母親無論在哪個子女家生活,都不挑剔,春節時還準備紅包發給晚輩,深得全家人的尊敬。但是母親一直有個心愿未了,那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和小女兒再見一面。
從張淑華的講述中記者了解到,50年前,李培芝在解放軍第159中心醫院生下了第6個孩子,是個女孩。當時和李培芝丈夫認識的一名醫生和他們聊天時無意中說道,該院一名姓陳的醫生夫妻倆人品很好,家中有3個兒子,一直想要個女孩,如果李培芝夫婦同意,可以將小女兒送給他們。
“我知道母親這么多年來一直很自責,十分想念小妹。”張明說,當時自己家條件不好,但父母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并沒有打算將小妹送人。后來得知陳醫生家條件不錯,而且也知根知底,為了讓小妹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才忍痛割愛。
因為張明和小妹陳燕(陳艷)養父母的兒子是同學,小時候張明去看過小妹。后來陳醫生舉家搬遷到了洛陽,他和小妹再也沒有見過面。
“我們從以前的老鄰居那里打聽過,小妹生活得很好,陳家人對她也好。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沒去找她,是怕打擾她的生活。”張淑華說,母親每次提及此事都會沉默,小妹養父母的姓氏她一直記得很清楚。
“小妹,我們全家人都很想你,希望母親在有生之年再見你一面。”張淑華說,她很想幫母親完成心愿。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