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金融知識 守住‘錢袋子’” 系列報道之四
摘要: “普及金融知識 守住‘錢袋子’” 系列報道之四如何識別風險源勤學、多思、慎行、明責,強化風險意識□周刊記者 蘇弼坤 文/圖 近年來,老百姓“
“普及金融知識 守住‘錢袋子’” 系列報道之四
如何識別風險源
勤學、多思、慎行、明責,強化風險意識
□周刊記者 蘇弼坤 文/圖
近年來,老百姓“錢袋子”被戳破的事件屢屢出現。這些事件主要由非法金融廣告、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以及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等導致。而屢被“瞄中”的是低收入、低資產人群。這部分人的抗金融風險意識較弱,難以自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所以在此次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活動中,中國人民銀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及全市金融機構特別提醒低收入、低資產人群,在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時可通過勤學、多思、慎行、明責等方法來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遠離非法金融活動,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金融機構宣傳如何識別風險源。
經常學習金融知識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辦公室了解到,近幾年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涉及金融廣告、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不良網絡借貸的手段也在不斷出新,所以金融消費者需要不斷學習相關知識,以增強識別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
金融消費者應該了解一些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常見非法金融廣告類型及識別方法。對于涉及非法集資的,金融消費者應明辨常見的線上、線下非法集資方式,例如“金融互助為名的傳銷”、“畸高年化收益率的P2P圈錢”、“存單變保單”、“銀行‘飛單’”、“高額貼息攬儲”等。
涉及電信詐騙的,金融消費者應了解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比如郵包詐騙、中獎信息詐騙、網購詐騙、退稅詐騙、假冒匯款或催還借款名義詐騙、虛構股票個股走勢詐騙、貸款詐騙、虛構綁架事實的詐騙、發送虛假招聘廣告詐騙、發送預測彩票信息詐騙、發布敲詐勒索信息詐騙等。
涉及銀行卡盜刷的,金融消費者應掌握銀行卡、移動支付、個人信息保護等基本知識。涉及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的,應學習網絡借貸、助學貸款等知識和相關法規政策,了解和掌握合法助學信貸渠道。
多思 慎行
在此次“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活動中,人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及全市金融機構也提醒廣大市民,當金融廣告的收益讓人心動時,一定要思考其金融產品的風險所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要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避免上當受騙。
金融消費者在日常金融活動中,要謹慎使用金融工具,避免自己陷入非法金融陷阱中。
人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也要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教育,增加其風險意識,在普及金融安全知識,宣傳普及如何防電信詐騙、非法集資、銀行卡盜刷等風險的同時,讓金融消費者明白在“自享收益”的同時,要“自擔風險”,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引導金融消費者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避免盲目投資和沖動交易,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