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雄:從容莫負少年頭
摘要: 新華社電(記者 陳宇簫)何孟雄,1898年6月生,湖南省炎陵縣人。他早年在長沙求學期間,與毛澤東、蔡和森、鄧中夏等交往密切,建立了革命友誼。1919年3月,何孟雄進入北京
新華社電(記者 陳宇簫)何孟雄,1898年6月生,湖南省炎陵縣人。他早年在長沙求學期間,與毛澤東、蔡和森、鄧中夏等交往密切,建立了革命友誼。1919年3月,何孟雄進入北京大學學習,受《新青年》為代表的新思潮影響,積極投身五四愛國運動,成為北京大學學生運動的重要骨干。
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指導和幫助下,何孟雄和鄧中夏、羅章龍等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1月,何孟雄加入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何孟雄是全國最早的50余名黨員之一,同年冬,當選中共北京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同時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成員。1923年6月,他出席在廣州召開的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5月1日,任剛成立的京綏鐵路總工會秘書長。1926年5月,調任中共唐山地委書記。1927年4月,調到當時的革命中心武漢工作,任中共漢口市委組織部部長。
在此期間,何孟雄作為北方黨組織和工人運動的重要領導成員,參與發動和領導了京綏鐵路、開灤煤礦、唐山鐵路機車廠、正太鐵路和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等許多重大斗爭。
大革命失敗后,1927年9月,中共中央由武漢遷往上海,何孟雄也被調往上海,先后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淮安特委書記、江蘇省委常委兼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軍事委員會書記等職,參與領導江蘇各地黨組織的恢復、發展工農運動和開展武裝斗爭。
1931年1月17日,因叛徒告密,何孟雄在上海被捕。在獄中,他保持了共產黨員的堅定立場和崇高品格,寧死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斗爭。
1931年2月7日,何孟雄與其他23位共產黨員及革命者,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時年33歲。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