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心元:對革命至死不移
摘要: 新華社電(記者劉良恒)潘心元,又名潘心源,1903年1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豐裕伍佳渡(今瀏陽市永安鎮豐裕社區)。潘心元自小思想活躍,1921年夏,他考入長沙市岳云中
新華社電(記者劉良恒)潘心元,又名潘心源,1903年1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豐裕伍佳渡(今瀏陽市永安鎮豐裕社區)。潘心元自小思想活躍,1921年夏,他考入長沙市岳云中學,與田波揚等同鄉創辦“瀏北新民社”,出版《新民》社刊,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192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底,中共湘區委員會派潘心元到瀏陽,以小學教師身份作掩護,開展革命工作,協助夏明翰建立瀏陽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1926年10月,潘心元主持召開中共瀏陽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建立中共瀏陽縣委,任書記。1927年2月,組織農民武裝,建立瀏陽工農義勇隊,任黨代表。同年四五月間,潘心元出席在武漢召開的黨的五大,支持毛澤東等提出的武裝工農的主張。
1927年5月馬日事變后,潘心元率領近萬人參加圍攻長沙的斗爭。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出席了毛澤東在安源召開的秋收起義軍事會議,被任命為工農革命軍第三團黨代表。
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后,潘心元留在平江、瀏陽、醴陵地區組建游擊隊,與平瀏醴特委書記夏明翰一起組織開展游擊斗爭。1928年,任湘東特委副書記,帶領游擊隊支持彭德懷等領導的平江起義。同年冬,他任湖南省委委員、農民部部長。
1929年,潘心元任中央巡視員,到湘贛紅軍中傳達黨的六大精神。1930年2月當選為紅四、五、六軍總前委常委,曾任紅三軍代理政委、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委員,參加了紅軍第二次攻打長沙之戰。其間,他多次往來于上海與蘇區之間,傳達黨中央指示,向中央報告秋收起義和紅軍斗爭的情況。
1930年8月,潘心元赴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提交了《巡視湘鄂贛三省紅軍之報告》。同年9月,由周恩來安排,潘心元赴浙南地區巡視黨務工作和軍事工作,同時任浙南紅十三軍政委。1930年12月,因叛徒出賣,潘心元在浙江省玉環縣被捕,英勇不屈,壯烈犧牲,年僅27歲。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