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閱讀不如深度學習
摘要: 武警特警學院心理教研室 余淑君 小曾一直信奉“碎片時間的運用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因此,排隊等車時、坐地鐵時、等餐時,甚至吃飯時、上廁所時、入睡前&
武警特警學院心理教研室 余淑君
小曾一直信奉“碎片時間的運用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因此,排隊等車時、坐地鐵時、等餐時,甚至吃飯時、上廁所時、入睡前……他無時無刻不在刷手機看帖子,也收藏了無數的文章。可幾年下來他發現,遇到專業上的問題,那些收藏夾里的文章并沒幫上一點忙,甚至讓他感到自己更無能、更焦慮。
其實,這種碎片化閱讀是一種低效學習,會降低我們深度思考的能力。這種學習是被動、零散的,這個過程中,我們被人牽著鼻子走,缺乏目標性和系統性,自然很難投入。長此以往,不僅沒有學習成效,反而會失去學習熱情。
從碎片化的學習誤區中走出來,需要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地學習。生活總是會先給你一個難題,讓你自己去找解決辦法。所以,學習的起點不是別人在朋友圈曬的一本書、推薦的一篇文章引發了你的興趣或焦慮,而是你真實遇到的問題,根據問題搜索材料。
篩選學習資源。說到找資源,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上網,然而網絡是個無底洞,很容易越陷越深,迷失方向,離答案越來越遠。信息爆炸時代,最重要的不是增加信息,而是篩選和刪除信息。你可以請有經驗的人給出清晰的建議、方向;看看行業領先的企業或個人是怎么做的;搜索書評后再系統地看書。
利用721法則。行動學習理論認為,人要掌握一門技能,用10%的時間學習知識和信息,用70%的時間練習和踐行,用20%的時間與人溝通和討論。這個原則叫做“721法則”。所以,光接收知識還不夠,你要花大量時間去做、去和別人探討。
輸出倒逼輸入。如果我們只是去讀、看、聽,而不輸出創造,那我們很難真正掌握這些知識。所以我們要給自己定一些目標,比如寫一篇讀書心得、做一個課件、和別人分享一個話題等,逼著自己去形成論點、搭結構框架、找支撐資料……這樣不斷地形成作品,思想和知識才真正屬于自己。▲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