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學就肚子疼是心病
摘要: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麥舜翩 在各大醫院里,有這樣一群讓醫生十分頭痛的人。他們的主訴五花八門,有的胃腸道不適,有的軀體疼痛,有的皮膚瘙癢,有的心悸心慌。他們的共同點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麥舜翩
在各大醫院里,有這樣一群讓醫生十分頭痛的人。他們的主訴五花八門,有的胃腸道不適,有的軀體疼痛,有的皮膚瘙癢,有的心悸心慌。他們的共同點是反復檢查都沒有發現器質性病變,無論醫生如何解釋,他們都不信,因為其身體不適感始終存在。有的患者情況更特別,只有在特定的場景中才會發作。曾經有一個小學生,只要上學就肚子痛,離開學校癥狀就消失。父母帶他兩次住院檢查,都沒發現任何軀體疾病。
事實上,身體不適檢查卻沒問題是一種心理疾病,統稱為心因性軀體化障礙。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最常見的癥狀有胃腸道感覺異常,疼痛、打嗝、反酸、惡心、嘔吐等;皮膚感覺異常,燒灼感、疼痛、癢、麻木、蟻走感及皮膚斑點等;還會出現性及月經方面的癥狀。患者通常伴有明顯的焦慮、抑郁情緒。
軀體化障礙的原因在醫學上尚不明確,目前研究認為主要與患者的個性及情緒相關。一方面,這類患者性格多數比較多疑、神經質,容易對軀體感覺過度關注、敏感,從而放大了身體不適感。另一方面,患者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無法面對的情感沖突,但自我把這部分情緒壓抑了下去,轉化成了軀體癥狀表達出來。這些軀體癥狀有時候會給患者帶來“好處”。例如,一個孤獨的老人感覺腸胃不適頻頻求醫,他的子女就會因此更多地關心他。老人“因病得福”,孤獨得到緩解。患者因癥狀獲益時,其癥狀會更難消除。
軀體化障礙主要以心理治療為主,較嚴重的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主要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對患者的疑病觀念進行認知矯正,同時可通過動力學分析幫助患者探究并領悟癥狀背后的內在心理沖突,以徹底緩解癥狀。另外,可對患者家人進行支持輔導,幫助家屬正確應對患者的病癥,避免無意強化。▲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