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城區停車難有望緩解
摘要: 今年將新建8個停車場,提供約3000個停車位,市中心城區停車難有望緩解。
今年將新建8個停車場 提供約3000個停車位
市中心城區停車難有望緩解
至2030年,規劃社會停車場用地104處
□晚報記者郭建光 文/圖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南側停車場。
昨天上午,來自平輿縣城的陳華開車到市中心醫院看望病人。他發現市中心醫院附近原本一位難求的停車情況得到徹底改觀。擁有400多個停車位的新停車場給前來辦事的市民帶來很大方便。
多元化設置停車位
昨日,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至2030年,市中心城區規劃社會停車場用地104處,面積合計為1315760平方米。2018年,市中心城區將建8個停車場,提供停車位約3000個。
停車難問題,是影響我市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問題。市規劃局認為,應根據停車難的現狀,對市區綜合交通進行調查分析,從規劃角度提出解決停車難問題的一攬子辦法。
自2016年起,該局在進行了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啟動了中心城區停車設施、道路系統及交通管理三項專項規劃,提出了“堅持以高標準建設社會公共停車場為主體、路外公共停車為輔助、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平衡停車缺口,以緩解市區“停車難”的問題。
對停車問題進行一體化建設統籌,形成自身完善的規劃、建設、管理、運營體系,是解決市區停車問題的當務之急,也是貫徹駐馬店市交通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局對路內停車現狀,依據不同交通狀況,分類施策。對市開源大道、銅山大道、文明大道、天中山大道等市區快速路或交通主干道,取消停車位,保證道路暢通;對外圍道路在車行道寬度大于14米的支路和生活性次干道,增設停車位,滿足市民停車需求。
創新形式,多元化設置停車位。規劃在學校周邊增設集散場地,施劃停車位,用于接送學生的臨時停車。在老城區設置立體化停車庫,增加停車空間。啟用地下停車庫,在中心醫院、大商新瑪特等人員密集場所,積極引導社會車輛充分利用地下停車空間,緩解路面交通壓力。新建筑要配建車位指標,做到與停車保有量相適應。
記者采訪中發現,想民之所想,回應群眾關切,把逐步解決停車難題作為抓手,提高市民出行便利,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包括規劃部門在內的有關單位將增加停車位當作著力解決的民生工程來抓。
近期重點建設項目
記者從市規劃局市政規劃科獲悉,依據《駐馬店市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專項規劃》,近期(2017年~2020年)建設主要采取以下幾種開發模式:出臺政策,鼓勵現有停車設施平改立。政府主導,作為基礎設施或結合園林綠化、廣場等建設公共停車場。政府引導,結合棚戶改造、土地開發,超配建設公共停車。結合交通設施建設新建公共停車場。
按照項目選取原則、綜合停車發展戰略和停車場規劃目標,對本次規劃的所有社會公共停車場進行梳理,確定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包括如下項目:
1.火車站片區:駐馬店火車站位于老城區,處于中心城區的中央區域,規劃有172514平方米交通樞紐、交通場站、公交場地、社會停車場等。目前火車站周邊交通擁堵、停車難,規劃將火車站片區的交通類用地進行復合式開發,地下車庫或立體停車樓用于小汽車停放,建設立體停車樓用于長途客運車輛停放,同時配建適宜的商業商務辦公用地。
2.駐馬店西站:駐馬店西站規劃有43024平方米交通場站用地。規劃將駐馬店西站片區的交通類用地進行復合式開發,地下車庫用于小汽車停放,建設立體停車樓用于長途客運車輛停放,站前廣場組織常規公交,形成對外交通與城市交通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
3.取消路內停車位的道路。
(1)開源大道規劃定位為快速路,現狀施劃了路內停車位,建議取消。
(2)銅山大道、文明大道-天中山大道、解放大道、洪河大道、東明路、淮河大道規劃定位為主干路,現狀施劃了路內停車位,規劃取消。
4.中心城區范圍內車行道寬度大于14米的支路和生活性次干道上增設停車位。
5.學校門前增設集散場地。
學校在門口增設300平方米左右的集散場地,同時施劃停車位,用于接送學生的臨時車輛停放,用地條件緊張的建議在教學樓前空地施劃停車位,建議上下學時段打開大門,允許接送學生的車輛臨時停放。同時實施錯時放學制度。
重點學校:駐馬店高中分校、駐馬店實驗小學、駐馬店市第三小學。
6.設置立體停車庫。
愛家購物中心、駐馬店市中醫院,雪松大道-富強路-中華大道-天中山大道區域。該區域是駐馬店市老城區的核心,未規劃社會公共停車場用地。因此在交通樞紐、公共交通等兼容性用地,或新規劃用地建設社會公共停車場,可采取建設地下車庫或立體停車庫等方式。
7.啟用地下車庫。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大商新瑪特。
8.建設駐馬店市衛生學校原校區社會公共停車場。
項目用地位于中華大道與駿馬路交叉口西南角,北臨中華大道、東臨駿馬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項目總用地面積為19083.66平方米,約合28.625畝,擁有車位441個。
9.復合式開發練江大道公交首末站。
規劃適當增加練江大道公交首末站用地面積,進行復合式開發,地面滿足公交停車的前提下,地下建設停車庫用于社會車輛停車。車位規模控制在500至800個。
10.樂山大道、練江大道、風光路圍合區域建設社會停車場。
11.建設蔡洲路與北泉路交叉口東北角停車場:用地面積為15900平方米。
驛城大道與開源大道交叉口:用地面積為7979平方米。
風光路與交通路交叉口東北角:用地面積為900平方米。
12.建設體育中心停車場。
根據駐馬店體育中心附屬工程規劃修改方案,原設計生態停車場(植草磚)改為生態停車場(透水混凝土),原停車位441個不能很好保證需求,在體育中心東北角預留用地上新增生態停車位376個。停車位共計817個。
13.建設停車誘導信息系統。
規劃在雪松大道-富強路-中華大道-天中山大道圍合的區域設置停車誘導信息發布屏。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