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開啟農村養老新模式
摘要:汝南縣在全縣農村探索推廣“子女自愿交納+財政補貼+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助”的養老基金新模式。
子女自愿交納+財政補貼+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助
汝南縣開啟農村養老新模式
讓農村老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見習記者 鄧丹華 文/圖
“大娘,這是您這個季度的養老錢,共1320元。”6月29日,汝南縣三門閘街道趙莊村90歲的老人馬新龍接過該村“孝善基金會”會員巫大堆送來的孝善養老金,臉上樂開了花。
從今年1月開始,汝南縣按照“自愿交納、村級管理、政府監管”的原則,在全縣農村探索推廣“子女自愿交納+財政補貼+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助”的養老基金新模式,讓農村老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該村“孝善基金會”會員給老人送去第二季度孝善養老金。
農民老李的幸福生活
老李是個閑不住的人。吃過早飯,他就騎上老年電動車,帶上老伴出發了。
路上,望著郁郁蔥蔥的玉米,摸著兜里剛領到的孝善養老金,老李忍不住哼起了自己編的快板:黨的政策就是好,各種補貼真不少;基層領導就是好,協助子女來養老……
老李叫李大河,今年70歲,汝南縣三門閘街道趙莊村李莊人。
三個兒子、兒媳都在外打工,孫子在外地上學。平時他和老伴單獨生活在一起,夫妻倆不愁吃穿。但讓老李不開心的是,每年他要向兒子要生活費,但從今天起自己的養老錢自己做主了。
在趙莊村,像老李這樣過著自主生活的老人越來越多。全村192名70歲以上(含70歲)老人,已有147位老人的子女交納了孝善養老金。
趙莊村只是汝南縣養老模式的一個縮影。目前,這種“10元錢+孝心=老人孝善養老金”的模式正在全縣推廣。
算算孝心這筆賬
子女交款后老人收益如何?
趙莊村黨支部書記、“孝善基金”理事會成員何運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位子女每季度給父母自愿交孝善款100元、200元,“孝善基金會”按10%配套補貼10元、20元。補貼資金從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款或政府財政補貼中支付。這樣,每位老人每季度可領到孝善養老金110元、220元;如果老人有三個子女,每位老人每季度可領到孝善養老金330元、660元。
巫大堆告訴記者,目前,該村有39名愛心人士捐款11.63萬元,147位老人的子女自愿交款2.94萬元,第一季度發放補貼資金2940元。
這種養老模式受歡迎
“‘10元錢+孝心=老人孝善養老金’的模式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符合農村需求,還得益于愛心人士的支持及政府的正確引導。”談起該村“孝善基金”推進的秘訣,何運清說。
“今年1月,我們村接到《關于在全縣農村設立孝善基金的實施方案》后,村領導班子成員積極行動,多方呼吁愛心人士捐款,同時召開村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大力宣傳孝善基金的意義、方法、步驟,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愛心人士紛紛捐款。僅5月24日,汝南縣孝善基金現場推進會暨趙莊村先進表彰大會召開的當天,愛心人士捐款就達3萬元,老人子女排隊到村委交款。”巫大堆告訴記者。
孝善文化在農村遍地開花
在趙莊村委的宣傳欄前,一張張光榮榜格外顯眼。榜上有70歲以上老人子女交納的孝善金額、名字等信息。
“現在大家積極性很高,村風民風比以前好多了。”何運清說。
趙莊村張屯村民組82歲的許紅蘭老人有三個兒子,每季度他可領到孝善養老金660元。他的大兒媳說:“雖說自己不富裕,但再窮也不能不養老人,一定要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