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人體成像技術將用于機場安檢
摘要:人民網北京6月27日電 (付長超)未來,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將逐步取代民用機場沿用26年的金屬探測門,旅客也將體驗到更加安全、高效的人身安檢服務。近日,民航局頒布《民用
人民網北京6月27日電 (付長超)未來,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將逐步取代民用機場沿用26年的金屬探測門,旅客也將體驗到更加安全、高效的人身安檢服務。
近日,民航局頒布《民用航空毫米波人體成像安全檢查設備鑒定內控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及《民用航空毫米波人體成像安全檢查設備違禁物品探測能力測試程序》((以下簡稱《程序》)),正式將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納入中國民航安檢設備清單,中國由此成為全球第三個、亞洲第一個獨立頒布毫米波人體成像技術標準的國家實體。
毫米波人體成像技術是目前全球安防領域的先進技術,已在美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國機場用于旅客人身安檢,但此前僅美國和歐盟擁有準入技術標準。該設備能夠在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有效檢測出在衣物覆蓋下藏匿于人體各部位的物品,特別是能夠檢測出非金屬物品,并可以從圖像上獲取隱匿物品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此外,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具有對人體無害、穿透力強的特點,其發射功率不及手機電磁波輻射的千分之一,能準確識別人體攜帶物品,有效提高檢查的客觀性、準確性、針對性,降低安檢員的勞動強度,提升安檢效率。
據悉,近年來,為更好地實現新技術應用,民航局公安局積極探索新技術在安檢現場的試用評估。2017年8月,民航局公安局組織并提供政策支持,在北京首都、上海虹橋、上海浦東、青島流亭等四個機場同步開展了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的現場試用評估。2018年5月,民航局公安局再次在南京祿口、青島流亭機場開展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通行壓力測試,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驗證設備的通行效率。下一步,民航局還將同步開展“差異化安檢”新模式、新政策研究和試點,力求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時,不斷創新安檢模式、優化安檢流程、提高安檢效率,為旅客出行創造更優質體驗。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