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黃淮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王偉平
摘要:謳歌新時代 唱響文明城——訪黃淮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王偉平□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6月8日晚,由河南省音樂家協會、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駐馬店市文明辦、黃淮學
謳歌新時代 唱響文明城
——訪黃淮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王偉平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6月8日晚,由河南省音樂家協會、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駐馬店市文明辦、黃淮學院主辦,駐馬店市文聯、駐馬店市音樂家協會、黃淮學院音樂學院承辦的“謳歌新時代、唱響文明城”黃淮學院·王偉平獨唱音樂會在駐馬店市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整場音樂會,王偉平扎實的演唱功底和獨特的民族演唱特色,對風格迥異的聲樂作品游刃有余的駕馭能力及情感的細膩表達,使近千名觀眾盡享視聽盛宴。現場不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6月20日,記者與王偉平面對面,聽這位頭上閃爍著民族男高音、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聲樂家協會理事、駐馬店市音樂家協會理事、駐馬店市第九批拔尖人才等光環的他講述自己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王偉平。
被父親逼上音樂之路
王偉平,出生于1966年,黃淮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
“少年時的我是不喜歡音樂的,學習音樂是受父親逼迫,因為他喜歡音樂。父親1960年中師畢業后到農村當小學校長兼音樂教師,他會唱、會彈。1982年我初中畢業后,父親讓我考中師的音樂專業班。我不愿意,父親就多次做我的思想工作,他說藝不壓身,學習音樂好處多。我害怕父親,他的意愿我最終也沒敢違背。16歲那年,憑一首《國歌》,我考進了汝南師范音樂班,開始了我的音樂之路。”王偉平和藹、謙遜,談起少年之事,他的表情溫暖而安靜,“入學第一學期我仍有轉專業的想法,雖然跟父親商量無果,但學習音樂的勁頭依然不大。后來,教我聲樂的張琴軒老師經常鼓勵我,說我有音樂天賦。得到老師的認可后,我學習起來也下了力氣。一個學期下來,我的聲樂成績占全班男聲第一名。”
“在汝南師范學習的第二年,聲樂課由當時從河南大學進修回校的熊茂勛老師擔任。熊老師要求學生非常嚴厲。他上課聲情并茂,善于啟發學生,要求學生唱歌做到以情帶聲,所以我唱歌就是先唱歌的味,學習聲樂也慢慢變得主動起來。”看記者杯里的水喝完了,王偉平起身又給記者沏上一杯茶,沒有一丁點兒領導的架子。
感恩汝南師范和黃淮學院
“師范3年,班主任王憲平讓我住在琴房樓看琴房,這讓我比其他學生練琴、練唱的時間多出了許多。我不僅加強對風琴、聲樂的學習,對視唱、樂理的學習也變得主動起來。”或是想起了當年的美好,王偉平愈發善談起來,他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小故事:“記得師范快畢業的時候,有一次老師讓我在近千人的教師培訓會上演唱。上臺前我有點害怕,熊老師硬把我從舞臺的旁邊推到舞臺上,對我說大膽唱,你一定會受歡迎的。我帶著忐忑的心情站在舞臺上,眼睛不敢看觀眾。可是,當我聽到老師的手風琴拉響了《德聶泊爾河》的前奏,我的歌聲響起,臺下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全場。”
經過在汝南師范3年的學習,王偉平的音樂成績整體進步,聲樂相對突出, 王偉平1985年畢業留校工作。其間得到眾多領導、老師和同事的幫助。1988年至1991年進修于河南大學音樂教育專科,1993年至1996年進修于河南大學音樂學本科,2000年至2003年音樂學在職研究生班。其間,王偉平學習的路費、學費都由學校報銷,包括出去參加比賽的花費。王偉平說他很感謝汝南師范對他的培養。
2003年,王偉平從汝南師范調入駐馬店師范專科學校,其間得到系主任張霞的指導和幫助。同年,王偉平進入黃淮學院,受到校系領導及同事的大力指導與幫助。學校給了他很多外出學習的機會,大力支持他在聲樂教學上改革。學習與實踐的寬松環境使王偉平在演唱、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堅定地走民族音樂之路
“做訪問學者讓我對感性的聲樂逐步有了理性概念。我把聲樂的感性與理性結合起來,既知道怎么唱還知道為什么這樣唱。”王偉平在河南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聲樂技術和理論得到了雙重提高。
隨后,王偉平又先后跟隨聲樂名人名家進行短暫學習交流,這其中有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趙登營,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上海音樂學院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解放軍藝術學院特聘教授、男高音歌唱家晁浩建等。通過名師的指導和與大師的面對面交流,王偉平對聲樂的演唱與教學有了自己全新的理解,對民族聲樂的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014年,王偉平作為高級訪問學者進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院聲歌系主任王士魁教授成為他的聲樂導師。王士魁是我國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博士生導師,在聲樂特別是民族聲樂教學方面有其獨特的教學方法體系。他把學生很難理解的聲樂知識變得非常有趣,用生動的語言與學生溝通交流。他生動的比喻很容易讓人抓住聲樂學習的關鍵點,學習起來輕松愉快。在跟隨王士魁老師的訪問學習期間,王偉平從演唱方法到教學方法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做訪問學者堅定了王偉平對民族唱法的自信心,也堅定了他從事民族聲樂教學的自信心。
“民族唱法也是以科學的唱法為基礎,對不同風格作品的變化把握,要提前設計,按照設計好的‘圖紙’進行聲樂演唱,不能出現隨意性。”王偉平告訴記者,“學生的聲樂學習好與壞主要是教師,教師首先要做一個明白人,歌唱狀態什么樣,還有什么地方沒有做好,怎么做到,歌唱者的聲音在哪兒,現在的聲音在哪兒,如何做到。作為老師要非常清楚。”
“成績只代表過去”
付出終會有收獲。
1991年,王偉平獲得河南省教育廳教學基本功聲樂比賽一等獎,1996年獲得駐馬店市大中專文藝匯演聲樂一等獎,1997年代表駐馬店市參加河南省首屆合唱比賽領唱獲得一等獎,1999年經他指導的學生獲得河南省中師聲樂比賽一等獎,2000年獲得河南省音樂教師聲樂比賽一等獎,2003年獲得駐馬店市大中專文藝匯演演唱一等獎,2004年獲得河南省文化廳舉辦的“聲樂器樂大賽”二等獎,2014年參加了中國音樂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國音堂”匯報音樂會,2016年獲得“河南省科技文化藝術節”聲樂、戲劇節目兩項指導教師一等獎,2017年指導的學生獲得中國男高音比賽河南賽區多個一、二等獎,2017年參加駐馬店市大型音畫《天中故事》演唱《盤古圣地》,2018年1月獲得香港國際聲樂公開賽“優秀聲樂導師”獎。
“獲得的比賽成績,包括本人和學生,都只能是代表過去。今后要面向未來,把聲樂教學和聲樂演唱作為自己奮斗的終身目標,不斷努力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為民族聲樂的進步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采訪到最后,作為一名教師,王偉平向廣大喜歡音樂和正在音樂道路上前行的年輕人提出建議:“聲樂的學習需要天賦加勤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學習聲樂之前需要聲樂老師的全面鑒定,再確定學習與否。沒有天賦的學生學習可能會吃力,但學習方法得當或者有扎實的文化和音樂基礎,聲樂也會有很大進步。聲樂學習不能急也不能不急,不能急是學習有規律,需要循序漸進。不能不急,是提醒聲樂學生要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學習好聲樂。學習聲樂更多功夫在聲樂之外,首先需要學習好文化基礎,學習好音樂基礎,最后才是聲樂。如果前面沒有學習好就不要學習聲樂,也不可能學習好聲樂。
“民族聲樂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充分挖掘傳統聲樂文化,不斷總結民族聲樂的理論與唱腔實踐,形成中國自己的民族聲樂演唱及教學理論體系。我相信,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國民族聲樂將會走向世界,引領未來世界的聲樂主旋律。”談到對民族聲樂的展望,王偉平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