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衛計·健康 健康養生

心理學家揭示“科技上癮”誤區

2018-06-21 16:01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yjh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互聯網移動時代,雖說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無時無刻離不開手機、電腦、平板,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刷社交軟件,手里一時抓不到手機就會心慌,生怕錯過

 互聯網移動時代,雖說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無時無刻離不開手機、電腦、平板,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刷社交軟件,手里一時抓不到手機就會心慌,生怕錯過什么,有研究稱這是患上了“科技上癮癥”,并稱這種上癮可能會干擾生活,破壞心理健康……澳大利亞解釋型新聞(The Conversation)網站認為,科技上癮并非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大眾可能存在幾點誤區。

科技上癮≠毒品上癮 釋放的多巴胺能差十幾倍

據解釋型新聞報道,目前大部分將科技上癮同毒癮相關聯的說法認為,從生理上說,前者對于大腦引起的愉悅性反應與吸食可卡因、海洛因或者大麻后大腦的反應相似。從心理上看,人們在被迫脫離科技產品一整天時,會感到嚴重的心理和生理不適,并會感到恐慌、迷惑和極度孤獨,這也和吸食毒品的癥狀不謀而合。

但要明確的一點是,對于愉快的經歷和體驗,大腦都會產生多巴胺,形成“快樂的腦回路”,不論這種體驗和經歷是健康的還是有害的,比如酣暢淋漓地游個泳、讀一本好書、展開一次愉快的談話或者吃到美味可口的東西,都會產生類似的大腦愉悅體驗。而使用電子產品釋放的多巴胺與其他正常有趣的互動過程產生的多巴胺效果相似,大概會比正常水平高出50%至100%的程度。

相對而言,吸食毒品后輕飄飄的愉悅感還是要強化得多,吸食可卡因釋放的多巴胺數量大概比正常值高出350%,吸食大麻更是飆升到比正常水平高1200%的驚人比例。所以,將科技上癮與毒品成癮相提并論還是有些牽強,它們在促進大腦形成“快樂腦回路”的水平上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

科技上癮≠日常焦慮 沒有干擾到正常上學上班

人們往往掛在嘴邊的抱怨聲都是關于“戒不了手機,難受”“熊孩子打游戲,心塞”這樣的焦慮,但是單憑這些行為特點并不能真正被定義為“科技上癮”,“上癮”必須是在對正常生活產生巨大干擾和影響的前提下生成的,而一般人即使癡迷手機和游戲,還是會正常上學、上班、社交,所以這種在正??煽胤秶鷥仁褂秒娮赢a品不能稱其為“上癮”。

按解釋型新聞報道,研究人員對電子游戲的影響做出了數據分析,結果發現,只有最多3%玩電子游戲的學生會真正意義上癮,也就是造成影響學業、成績下滑這樣的結果,大多數人對電子游戲的迷戀還是比較“溫和”的,只在閑暇時間才會去玩。

科技上癮≠科技有罪 更應關注社交焦慮和抑郁

大多數討論科技上癮的研究將其歸咎于技術的迷惑性,破壞了大腦的正常運行模式。但美國斯泰森大學心理學教授克瑞斯特佛表示,“我還是堅信所謂的‘科技上癮’只是諸如抑郁、焦慮等精神疾病的一種逃避現實表現形式,其本質是不一樣的。就像是如果抑郁病人臥床較多的話,你不可能稱其為‘臥床癮’一樣。”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尼克·余曾致力于研究大型多人在線游戲,他認為,過度癡迷電子游戲的人往往是在現實生活中缺乏真正的社交方法和渠道,而并不能單純指責科技產品。媒體傾向于用“成癮”這樣的詞語來描述是一種“修辭學花招,讓我們忽視那些真正的心理問題”,而這些諸如抑郁癥或是社交焦慮的問題或許正在折磨著玩家們。他寫道,拋棄科技產品,“不能解決業已存在的心理問題”。

探討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選取什么樣的治療方式來應對科技上癮,如果單純怪科技產品而將其戒掉,那只能算是“治標不治本”。

延伸閱讀

并不止科技產品會上癮

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大眾對科技上癮不只有幾點誤區,可能對這個詞本身的概念也有些混淆,到底什么是科技上癮,還有幾點相關知識需要了解。

對于科技上癮不必感到恐慌

毫無疑問,人們會對很多事情上癮,不僅包括科技產品,也可能是運動、美食、看劇、玩玩具、談戀愛、工作或者購物。但是這些行為基本都沒有官方診斷將其真正定義為“上癮”。

而且,科技產品的上癮程度可能并不比生活中其他你熱衷的事情上癮癥狀更嚴重。所以,完全可以將科技上癮看作是生活中另一個興趣愛好,只要在可控范圍內能夠控制自己,就不必如臨大敵一般將其看作一種極易“感染”的上癮行為而敬而遠之。

科技上癮與自殺率高無關

一些權威研究將近些年越來越高的青少年自殺率也歸咎于科技產品。但自殺率增高在各個年齡段都是既成事實,尤其是中年人群體,一份針對1999年至2016年的研究發現,自殺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那一年開始出現轉折,然后就一路走高,相比青少年群體,中年人受到的科技產品影響較小,但自殺率增長較大,這就間接證明了科技產品與自殺率并非純粹的正相關關系,自殺率升高應該被看作是整個社會的問題,專家們不應該只著眼于科技產品對人們造成的影響,還要考慮到其他諸如社會壓力、家庭矛盾等問題。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科技產品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困擾,比如說隱私保護問題,我們也需要對比較有限的少數科技上癮人群提高警惕,同時現在青少年使用科技產品時間越來越長,如何在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合理利用電子產品,也是需要社會關注的問題。另外,對于青少年過度使用科技產品也要提高警惕,一旦達到上癮程度就要進行干預。但客觀來說,科技上癮本身并不值得我們過分憂慮或恐慌,如果將其與其他物質上癮的行為做對比,有些沒有必要。

本版編譯 陳佳莉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小视频| 男人的天堂欧美|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欧洲最强rapper潮水免费| 亚洲综合第一区|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你懂的手机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男人和女人在床做黄的网站| 同城免费妇女寂寞| 草莓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黄网在线观看| h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天码一区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韩国中文电影在线看完整免费版| 天堂在线最新资源| 一级黄色片免费|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视频播放|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免费直播|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址|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