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美援朝老戰士劉士臣
摘要:英雄出少年參軍建功勛——記抗美援朝老戰士劉士臣□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劉士臣家住確山縣留莊鎮。6月12日,記者驅車從駐馬店市區出發,經京港澳高速公路到正陽
英雄出少年參軍建功勛
——記抗美援朝老戰士劉士臣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劉士臣家住確山縣留莊鎮。6月12日,記者驅車從駐馬店市區出發,經京港澳高速公路到正陽站出站口,又向南行駛近10公里,才到達老人家中。
劉士臣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精神矍鑠,說話鏗鏘有力,特別是講起當年抗美援朝那段崢嶸歲月更是神采飛揚。
劉士臣獲得的獎章。
精神矍鑠的劉士臣。
14歲起義投誠
1935年,劉士臣出生在確山縣留莊鎮一個農民家庭,劉士臣10歲那年,父母去世,撇下他和姐姐相依為命。
“沒爹娘的孩子跟乞丐沒什么兩樣,姐弟倆四處討飯,常受人欺負。”劉士臣的大兒子劉書華告訴記者。
“我是被國民黨部隊抓去的,那年我14歲。”劉士臣說,后來他才知道,自己是被同村的李石頭賣給部隊的。當時被抓走的還有同村好幾個同齡人,他們被編入國民黨85師搜索營,劉士臣當了一名傳令兵,隨部隊參加了徐州會戰。
會戰結束后,劉士臣隨部隊南下。因為心系解放軍的部隊,當年,他在排長的帶動下連夜投誠。“當年和我一起被抓到部隊的王付先睡得喊不醒,如果不是我使勁煽他的臉,估計他就死在國民黨士兵的槍下了。”劉士臣說,他們一個排32個人帶著28支步槍、3挺機槍和一把手槍投靠解放軍的部隊,后來他們被編入第二野戰軍五兵團16軍46師,他在師部當通訊員。
“我們那次攻打南京國防部,打了兩天兩夜都沒打下來,好幾個通訊員都犧牲了。”老人回憶,當時敵人在道路兩側用機槍掃射,試圖阻斷部隊的通訊。前面沖鋒的4名通訊員被打死了。后來首長點他的名,讓他和四川籍的林黃保一起去送信。
老人說,當時他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但更希望自己的犧牲能換來任務的完成。劉士臣舉著一桿美國卡賓槍,把自己的帽子和上衣掛在槍上讓敵人掃射。對方換子彈或者停止射擊的時候,劉士臣和戰友才一路摸索越過封鎖線,到達自己部隊的陣地。因為送信及時,7個小時以后部隊就拿下了國防部,他也因此榮立二等功。
奔赴朝鮮戰場
淮海戰役、解放西南、解放華中南、華北解放戰役、渡江戰役……在劉士臣的記憶中,那些硝煙彌漫的場景至今還停留在記憶中。
在老人珍藏的一個小包里,放著好幾枚紀念章:淮海戰役、解放西南勝利、解放華中南、華北解放戰役、和平紀念章。老人說,當年自己參加渡江戰役的那枚紀念章不慎掉進了井里,十分可惜。
1951年春,劉士臣隨部隊在貴州剿匪,還不到16歲的劉士臣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有好多次戰斗經驗。當時他抓住一個土匪頭子,收繳了12支步槍和一挺機關槍。隨后部隊接到命令,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
部隊從安東坐火車到達朝鮮。雞叫的時候,部隊到達朝鮮的平康里(音),距離上甘嶺只有3公里。部隊剛在山洞里安頓下來,敵機便在頭上盤旋,到處是槍聲。部隊所經之處,都是戰爭留下的殘垣斷壁。部隊開始打仗,一場場戰斗不斷,到處是犧牲的戰友。一開始劉士臣是名坦克兵,剛開了幾天坦克,就被團長劉傳明調走了,當了他的通訊員。
一次,他和團長一行正背著槍向前行進時,忽然,他前面有一顆炮彈爆炸。躲閃不及,他就覺得眼前一片漆黑,緊緊撲在團長身上,二人被埋在炮彈坑里,動彈不得。戰友們把他們扒了出來,他只是受了點皮外傷。
與死神擦肩而過
劉士臣說,他腦海中經常會出現戰友們犧牲的場面,多年以后想起來還十分難過。
“最不能看到的是身邊的戰友在一轉眼的工夫就沒有了。”劉士臣說,看到一個個戰友前一分鐘還在說話,后一分鐘就倒下了,怎不讓人心痛?但是,一旦開始作戰,大家又會不顧一切地向前沖,槍聲、炮聲、喊殺聲震天,大家的戰斗熱情非常高漲。
有一次劉士臣和戰友往上甘嶺運木料,汽車下山時突然遇到敵軍突襲,躲閃不及,他們連人帶車一起翻下了山溝,木料砸中了他的腰,他雖撿回了一條命,但從此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1953年7月27日一大早,部隊接到上級的通知:朝鮮戰爭停戰協定將在當天10時簽訂,12小時后,雙方正式停火。
“我們聽到停戰的消息時,甭提心里有多高興了,感到說話、走路就與原來不一樣。”劉士臣說,大家臉上露出笑容。晚上六七點鐘,天氣非常悶熱,平時外面敵機亂飛,炮彈亂炸,那天,完全不一樣了,原來不停地響著的槍炮聲停了,到處靜悄悄的,有些戰友都激動得哭了,他們馬上可以回到祖國與親人相見了。
享受幸福生活
1955年4月,劉士臣隨部隊坐上回國的列車,到達鄭州,他們在那里練兵、學習。由于大多數人不識字,部隊開始進行掃盲。3個月后,劉士臣回到老家參與家鄉建設。
在部隊期間,小時候收養過劉士臣的同村任大伯的女兒任連英去找他,部隊知道他的故事后就同意了二人的婚事。任連英不但長相好,還很能干,對劉士臣多年來不離不棄。劉士臣和任連英一生恩愛,育有三男一女,孩子們個個孝順能干,家家和睦。
雖然受過不公平的待遇,但劉士臣一直以一個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常教育子女,不要占國家的便宜,能多付出就不要少出力。劉士臣在部隊學習了一手維修機械的技術,十里八村誰家的柴油機壞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劉士臣大兒媳的二舅就是當年他半夜拉起來一起投誠解放軍的王付先,因為王付先在戰斗中受過傷,沒過多久就回了家鄉。“他已經不在了,現在能活著我已經很知足了。”劉士臣說。
劉士臣說,他還能下地干活,多活動對身體有好處,孩子們過得好,他很高興,也感到很欣慰。
如今,劉士臣已是兒孫滿堂,在家人的陪伴下安享晚年。他感慨,和平來之不易,每一個人都應銘記歷史、珍惜和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