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養豬種菜:聽著“魔幻”,前景廣闊
摘要:人工智能完整記錄一頭生豬一生的運動軌跡,沒跑完200公里不許出欄;實時識別小豬進食情況、叫聲,以便判斷其健康程度……聽起來“魔幻”的人工智能養豬
人工智能完整記錄一頭生豬一生的運動軌跡,沒跑完200公里不許出欄;實時識別小豬進食情況、叫聲,以便判斷其健康程度……聽起來“魔幻”的人工智能養豬,已經在我國部分養殖公司試用。
“我們和四川特驅集團合作的智能養豬方案,每頭母豬每年可以多生三頭小仔,死亡率同步降低3%。”7日,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在上海說,這得益于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為每一頭生豬建立了檔案。
據介紹,應用了智能技術和全天候的感知系統后,包括品種、天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頻次、軌跡、免疫情況等“豬數據”都會被完整記錄,并用于分析行為特征、料肉比等。同時結合聲學特征和紅外線測溫技術,可通過豬的體溫、咳嗽、叫聲等判斷豬是否患病,預警疫情。
7日,阿里云還在上海發布了“ET農業大腦”,希望將人工智能與農業深入結合。據介紹,這一系統目前已應用于生豬養殖、蘋果及甜瓜種植,具備了數字檔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農事分析、全鏈路溯源等功能,未來還將很快在石榴、生菜種植中落地。
“例如和閻良甜瓜項目的合作中,通過每個甜瓜的二維碼,可以詳細看到它的日照時間、雨水量、種植時間等,讓瓜在最好的時間被采摘。”胡曉明說,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智能分析,“ET農業大腦”還能建立起一整套知識庫,指導果農播種、施肥和耕作,提供最優決策。
目前,人工智能用于農業還存在不少挑戰。不同于工業自動化程度,我國農業自動化、規模化程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間,基礎數據也比較薄弱。專家期待,能通過更多的應用,更好地改善我國養殖業的智能水平。(周琳、姚玉潔)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每日電訊)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