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謠言太多傷不起
摘要: 六月楊梅滿山紅,一年一度的楊梅旺季又到了。炎炎夏日,來幾顆酸甜可口的楊梅,既能增加食欲,又能生津止渴。然而,每到這時,網絡上關于農戶給楊梅打膨脹劑、注膠等謠言就
六月楊梅滿山紅,一年一度的楊梅旺季又到了。炎炎夏日,來幾顆酸甜可口的楊梅,既能增加食欲,又能生津止渴。然而,每到這時,網絡上關于農戶給楊梅打膨脹劑、注膠等謠言就紛紛興起,讓人不敢輕易對楊梅“下口”。本期我們整理2017年傳播較廣的相關謠言并揭示其真相,防止楊梅再次“受傷”。
謠言一 打膨脹劑增大
2017年6月,一條視頻在微信朋友圈里廣泛傳播。視頻畫面中,浙江省慈溪市橫河鎮的一位農民正在給楊梅樹噴灑所謂的“藥劑”,這時畫面外傳來一名男子的詢問:“楊梅好吃還要打藥水呀?”該農民答道:“我打的是膨脹劑。膨脹劑打得好,楊梅個頭兒就大,價格也就賣得更高。”
真相:浙江省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辟謠信息稱,經民警調查,視頻中的農民給楊梅樹噴灑的是水,而對白是發布者一人分飾兩角,采用方言進行的配音,所述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視頻制作者胡某被警方行政拘留7日。
謠言二 注膠壓秤
在一段視頻中,一名女子把楊梅放在水龍頭下反復搓洗、擠捏后,手上留下了一些膠狀物。女子對著鏡頭說:“你們看看這些東西,捏都捏不動,是膠,買楊梅時一定要注意。”
真相: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研究員許文平表示,楊梅果肉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剩下不到10%的成分中包括膳食纖維、糖酸、蛋白質、花青素等營養物質。楊梅果肉由眾多肉柱聚集而成,由于沒有果皮包裹,果實非常容易被破壞。因此,視頻里的女子很輕松地就將楊梅搓爛,而剩下的是組織結構被破壞的肉柱,并不是她聲稱的“膠”。
許文平強調,楊梅果肉由于沒有果皮的保護,極不耐儲藏,很容易受傷和腐爛。如果給楊梅一個一個注膠,不僅需要投入很高的人力成本,而且楊梅本身也經不起這種“折騰”。
謠言三 浸泡不明液體
新浪微博上的一段視頻顯示,浙江省臺州市的幾名果農把成筐的楊梅放入裝滿液體的大缸里,浸泡幾秒鐘后抬出瀝干,隨后將楊梅放入車內運走。
真相:經臺州市網警調查,視頻屬于惡意造謠。視頻發布者黃某是一名果農,因別人曝光他給水果用藥的行為,影響了他的水果銷量,所以產生了報復心理。黃某在網上看到幾年前的視頻,就將視頻下載并配上文字,坑害其他果農。黃某因此被行政拘留7日。
謠言四 小白蟲毒似砒霜
消費者食用楊梅前如果用鹽水浸泡清洗,往往會有白色的小蟲從楊梅中爬出。有人稱這些小蟲有毒,吃有小蟲的楊梅等于吃砒霜。
真相:浙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張倫指出,所謂的小白蟲是果蠅的幼蟲。在楊梅的傳統栽種中有果蠅幼蟲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幼蟲期的果蠅吃下去對人體沒有危害。
張倫同時提醒,如果是黑色的蟲子從楊梅中爬出,則說明果蠅已經發育成熟,就對人體有危害了,這樣的楊梅不可食用。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