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交流是牛屬物種馴化的重要手段
摘要:原標題:基因交流是牛屬物種馴化的重要手段牛是人類的老朋友,它們在數千年來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牛屬動物中的很多關鍵科學問題長期困擾著人們。中科院昆明動
原標題:基因交流是牛屬物種馴化的重要手段
牛是人類的老朋友,它們在數千年來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牛屬動物中的很多關鍵科學問題長期困擾著人們。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大規模基因組數據,最新闡明了基因交流在牛屬動物的馴化以及環境適應中的重要作用。
牛屬現存物種包括普通牛、瘤牛、大額牛、印度野牛、爪哇野牛、牦牛、歐洲野牛和美洲野牛等等。歷史上,家養動物伴隨著人類遷徙到世界各地。在這個過程中,家養牛會與當地各種野生牛近緣種相遇,從而發生雜交促使基因交流的發生。
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研究員、吳東東研究員課題組發現,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牦牛與藏黃牛之間存在顯著的基因交流。在家牛中,受選擇作用影響,與毛色相關的基因通過交流被導入到了牦牛基因組中,部分藏黃牛基因組中的低氧誘導通路基因則又從牦牛中獲得,這也意味著藏黃牛通過“拿來主義”,從牦牛中快速獲得適應高原低氧環境的遺傳變異。研究結果表明,基因交流是物種適應環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時也是野生物種馴化的重要手段。
研究人員還對大額牛、印度野牛、爪哇野牛、歐洲野牛和美洲野牛進行了全基因組高覆蓋測序。分析發現牛屬之間存在廣泛的基因交流,并挖掘出瘤牛與爪哇野牛馴化種巴厘牛、瘤牛與大額牛發生基因交流的區域,發現許多神經系統基因、免疫系統基因從瘤牛擴散至巴厘牛以及大額牛中。考慮到瘤牛的馴化時間較長,神經系統基因的快速進化是家養動物被成功馴化的關鍵,他們推測基因交流在促進動物被成功馴化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關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生態與進化》上。 (記者 趙漢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