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糧食局就今年小麥最低價收購政策答記者問
摘要: 5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農業農村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了《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明
5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農業農村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了《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明確了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有關細節,與2017年相比有哪些變化?本報記者采訪了市糧食局調控科科長栗淑文。
問:什么時間執行小麥最低收購預案?
答:2018年6月1日至9月30日。
問:什么樣的條件才能啟動預案?什么部門批準?
答:在最低價收購執行期內,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持續3天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格時,中儲糧分公司會同省級有關部門按照預案規定,提出啟動預案的建議,由中儲糧集團公司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批準啟動。新預案明確“當市場收購價格回升到最低價水平以上時,要及時停止收購最低收購價糧”。
問:誰來收購最低價小麥?收購庫點怎么找?
答:中儲糧集團公司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作為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主體。中糧、中國供銷、中化、農墾集團受中儲糧集團公司委托,有關省份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單位)和地方骨干企業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企業,受中儲糧直屬企業委托,按規定參與收購最低收購價糧食。預案啟動后,通過部門網站、報紙等媒體對外公布收儲庫點名單。收儲庫點也會在收購場所顯著位置張榜公布實行最低價收購政策的政策信息,讓售糧群眾明明白白賣放心糧。
問: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是多少?
答:最低收購價格,是承擔最低收購價收購任務的收儲庫點向農民直接收購三等標準糧食的到庫價。2018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1.15元/斤,相鄰等級之間的等級差價按每市斤0.02元掌握。
問:什么樣的小麥符合最低收購價收購標準呢?
答:今年的預案提高了最低收購價收購糧食質量等級,明確收購糧食質量標準為當年產符合國標三等(小麥國標GB351:容重≥750g/L,不完善粒≤8.0%,雜質總量≤1.0%且礦物質≤0.5%,水分≤12.5%,色澤、氣味正常)及以上。
問:市場化收購有什么新的措施?
答:修訂后的預案明確了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收購工作的指導,統籌組織轄區內中央企業分支機構、地方骨干糧食企業和其他多元市場主體積極入市,開展市場化收購和銷售。組織中央和地方儲備糧承儲企業按照市場收購價收購輪換糧源。建立健全小麥和稻谷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等融資擔保機制。農業發展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要積極為各類主體開展市場化收購提供信貸支持。
問:對政策執行中的違規行為怎么處罰?
答:新的預案加大了對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對不嚴格執行最低收購質價標準、拒收農民交售符合標準的糧食、“克扣斤兩”等各類坑農害農、損害國家利益和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一經查實,記為不良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平臺。對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單位、個人,依法依紀依規嚴肅處理問責;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市糧食局設立了政策咨詢電話:2610456,監督舉報電話:2620799。
問:為做好今年小麥最低價收購工作,市糧食局都做了哪些方面的準備?
答:一是認真做好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和收購質量、價格的宣傳工作。市糧食局和縣區糧食局印制《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明白卡》,發給售糧農民,讓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家喻戶曉。二是充分做好備倉工作。目前,全市國有糧食企業(含中儲糧)糧庫空倉量65萬噸,民營企業空倉量130萬噸。夏糧收購期間,通過新建、出庫和騰并擠等方式,全市糧食企業可增加空倉量45萬噸。夏糧收購可使用的總空倉量達到240萬噸,其中可用于最低價收購的倉容量約90萬噸,基本可以滿足農民售糧需要。三是全市糧食購銷企業已備足各類收購機械和物資,其中輸送機1368臺、清理篩535臺、汽車衡288臺、磅秤和檢測儀器606臺(套)、塑料布68.59噸、油氈1762捆、麻袋79.82萬條、篷布1398塊。四是舉辦培訓班。對驗質員、過磅員、保管員、會計員進行業務培訓,要求持證上崗。全市已累計培訓收購人員2039人,其中保管員1166人,檢驗員340人,過磅員292人,開票員241人。
問:針對今年的收購形勢,您對農民朋友有何建議?
答:由于麥收期間我市部分縣區受陰雨天氣影響,個別地塊小麥出現倒伏現象,可能造成不完善粒超標及赤霉病發生,我們建議農民朋友,一是將小麥收割后及時晾曬整理,使之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這樣既方便出售獲得更高的收益,又有利于小麥的安全儲存,避免糧食資源的浪費。二是今年達不到國標三等及以上質量標準的小麥,不再參與最低價收購,由市場化收購,請農民朋友積極關注周邊加工企業和其他主體收購情況,靈活選擇合適的時機,通過多種渠道售糧。 (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