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貴 靠種植脫毒紅薯脫貧
摘要: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張 騫在確山縣瓦崗鎮林莊村,林存貴是個響當當的人物。這位52歲的堅強漢子,身患病疾心不歇,在黨的惠民政策的引領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人的智慧,
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張 騫
在確山縣瓦崗鎮林莊村,林存貴是個響當當的人物。這位52歲的堅強漢子,身患病疾心不歇,在黨的惠民政策的引領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人的智慧,成了松濤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領頭人,走在了林莊村脫貧致富的前列。家里購買了兩輛小型汽車,生活面貌煥然一新,他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脫貧致富“標兵”。
林存貴是一個扎根土地、土生土長的農民。早年感染重疾,家庭7口人,僅有6畝多耕地,曾經靠傳統的種植業收入和低保補貼來維持家庭生活。
隨著黨的精準扶貧好政策走進林莊村,林存貴的心里燃起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在駐村工作隊和鎮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開導下,林存貴轉變了思想、更新了觀念。幫扶隊員把林存貴領到田間地頭,對他說,很多外出務工的群眾把土地閑置在家無人耕種,或流轉給親友種植傳統農作物,你可以把這些耕地承包過來,發展規模種植,增加經濟收入。駐村工作隊隊長把縣政府出臺的“金橋惠民”政策講給林存貴聽。大家形成了脫貧致富共識:先從林莊的耕地和優質產業種植這兩點來想法子。
說干就干,林存貴一有空就到外出務工的農戶家商談承包土地的事情。僅2017年就承包土地150多畝,依托瓦崗鎮出臺的惠民政策,免費領取優質脫毒紅薯苗,全部種植紅薯和西瓜、花生等經濟農作物,聯系了幾個收購商,簽訂了供貨協議。這一年,林存貴雖然辛苦勞累,但是收獲滿滿,一年實現純收入8萬多元。
林存貴通過承包土地種植優質農作物順利脫貧致富。他勁頭更大了,感覺肩上的擔子也重了。他常說:“自己脫貧致富不算富,帶動鄉親們都脫貧致富那才叫得勁呢。”為了讓鄉親們盡快致富,林存貴積極探索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技術扶貧等多種扶貧方式,與貧困戶簽訂務工合作協議,優先吸納貧困戶務工及回購其農產品。
2018年初,林存貴又承包200多畝耕地,用于種植脫毒紅薯。為了提高帶領農戶致富的本領,他通過組織農戶參觀和邀請農業專家傳授實用技術,不僅自己學技術,還帶領農戶共同學習。他說,要把農戶培養成懂技術、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戶掌握了技術、看到了希望,種植熱情大大提高。目前,全村已有20多戶貧困戶50多人靠種植脫毒紅薯脫貧。
雖然種植規模擴大了,但因缺少市場信息而造成減產、減收的情況時有發生。為此,林存貴成立了確山縣松濤種植專業合作社,致力于為合作社成員開展新品種引進示范和產品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同樣是在村里貧窮出了名的村民林天軍,在林存貴的帶動和幫助下,及時擴大調整種植結構,并主動帶領本村貧困戶積極承包土地。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現在越干越有勁。
在林存貴這些種植大戶的帶領下,林莊村的種植產業也走上了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良性發展道路。
合作社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對林存貴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他的心愿是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從林存貴自信的目光里,人們看到了林莊村共同脫貧致富的希望。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