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公路港打造豫南最大的倉儲分撥配送中心
摘要:圖為物流公司的員工正井然有序地裝卸貨物。本報訊 (記者 唐翀 通訊員 劉俊凱)5月18日,筆者在位于市產業集聚區的駐馬店公路港看到,園區內一派繁忙景象,運輸車輛在園區進
圖為物流公司的員工正井然有序地裝卸貨物。
本報訊 (記者 唐翀 通訊員 劉俊凱)5月18日,筆者在位于市產業集聚區的駐馬店公路港看到,園區內一派繁忙景象,運輸車輛在園區進進出出,各家物流公司的員工正井然有序地裝卸貨物。自2017年10月16日成功開園以來,已有中國郵政、王守義十三香、康師傅、韻達等上百家倉儲及物流公司入駐園區。
三大招商優勢
引來“大個頭”項目落戶
“我們總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進出口貿易。集團緊跟國際國內形勢,決定在中原地區建設綜合性的物流園區。2013年6月,我們先后考察了安徽、湖北和河南三省。最終駐馬店成為勝出者。”說起該項目選址和落戶時的情況,河南福和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春陽記憶猶新。他說,最終選擇在駐馬店投資,首先是駐馬店市政府給的項目園區地理位置優越,其次是政策優惠,更重要的是當地政府的服務精準。
汪春陽說,駐馬店公路港位于市產業集聚區南高速口,占地900畝,總投資21億元,先后被授予省、市重點招商項目。經過兩年的建設,已先后建成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倉庫、近400間的公路港鋪面、1萬平方米的辦公配套設施和電商展示平臺,2017年10月16日開園運營。13萬立方米的凍庫和2.5萬平方米的冷鏈展示交易中心將在6月底投入運營。二期334畝已開工建設,主要包括1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倉庫、15萬立方米的冷庫和9萬平方米的冷鏈、中央廚房展示交易市場。目前,園區對接國內主要干線運輸已全部打通,“最后一公里”配送已實現,分揀中心、城市配送、項目物流進入常態化運營,生活配套設施初步建成,一站式物流服務生態園區基本形成。
領導關注項目
加速向豫南最大邁進
2014年11月14日,市產業集聚區舉行駐馬店公路物流港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從簽約到開工建設,駐馬店公路物流港用了不足半年時間。期間,項目進程受到省、市主要領導及市產業集聚區等相關領導和部門的高度重視。市主要領導多次到物流園區現場辦公,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一期工程順利推進。
“有了省、市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更加有信心把公路港建好,擴大規模,快速見效。”汪春陽說,駐馬店公路物流港共分為四大版塊:一是公路港板塊。通過搭建平臺、整合專線企業、車輛信息與貨物信息,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有效匹配,實現集約運營,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倉(含普貨倉和冷凍倉)、運、配板塊。園區建設2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倉庫、60萬立方米的大型現代化冷庫、6萬平方米的展銷中心和“驛站配送”服務網絡,為企業提供倉儲、加工、包裝、分揀、展銷、配送、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務,實現貨物的迅速集散,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三是電子商務板塊。園區建設2萬平方米電商孵化中心,為企業及個人提供平臺對接、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產品供銷等服務,并和阿里、京東等平臺合作,著力打造以農產品冷鏈、跨境商品為主題的線上交易,線下采用新零售模式,開設和整合新零售便利店,建立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服務網絡。四是綜合服務版塊。為園區商戶提供餐飲、住宿、購物、加油加氣、保險、金融等綜合服務。四大板塊相互依托、相互促進,通過冷鏈、城配、電商的結合發展,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進城難”、銷售渠道欠缺、物流配送難的痛點,實現園區生態化發展。
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駐馬店公路港二期、三期規劃600畝,以福和冷鏈產業園項目為核心,項目以60萬立方米大型現代化冷庫為核心,物流與電子商務為驅動引擎,建設集倉儲、加工、配送、展銷等為一體的智能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基地。該基地計劃兩年內建成全部投入使用,并在駐馬店各個縣區建立冷鏈、城配服務中心,形成以駐馬店為中心,對上鏈接全國各地,對下遍布各個縣區的冷鏈運輸和配送網絡,實現物聚天中、網通天下,助力三農和產業扶貧。
根據預測,項目全部完工后,年總貨運吞吐量1200萬噸,每天貨車進出園總量7000輛,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綜合稅收1.5億元,帶動就業2000人,從而為推進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和“一帶一路”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