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噪聲保密 我研究成果可使光通信“抗劫持”
摘要:原標題:用噪聲保密 我研究成果可使光通信“抗劫持”最新發現與創新在5月19日開幕的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上,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
原標題:用噪聲保密 我研究成果可使光通信“抗劫持”
最新發現與創新
在5月19日開幕的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上,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杰教授帶領的光信息安全研究團隊展示了一項最新成果——內生安全光通信,使不依賴附加密鑰的大容量安全傳輸成為可能。
在傳統光通信中,信息由于透明傳遞而隨時存在被“劫持”的安全隱患,因此收發信息雙方之間必須建立額外的密鑰協商以保障信息的可靠傳輸。而外界一旦掌握了密鑰信息,就能從傳輸線路的任何一點輕易截獲信號并進行解密,破解通信內容。
“比如人生病的時候,需要借助外力,打針、吃藥才能治好,密鑰就相當于這個外力;而我們這個內生安全光通信技術,就相當于人的自身免疫系統自動殺死病毒,不用吃藥就自愈了。”張杰教授介紹,噪聲是普遍存在于任何一個通信系統中的,傳統的光通信就是把噪聲降到最低。而這個內生安全光通信技術恰恰相反,正是引入了信號抵入噪聲傳輸的物理層安全機理和手段,也就是噪聲弱的部分傳遞信息,噪聲強的部分作為信息的保護傘,這就使傳統的信息、密鑰合二為一,形成了“集通信和保密功能于一體”的高速光纖傳輸系統,從而使信息實現了具有內生安全、不依賴附加密鑰的抗截獲功能,可以有效抵御來自外界的分光竊聽入侵攻擊。
張杰說,這一創新技術可以滿足不同速率下光纖通信系統、無線激光通信系統等安全要求,在國防、公安、電信、電力、金融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對消除我國光網絡物理層安全短板,推動網絡由附加式安全向內生式安全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馬維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