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往事
摘要:志愿軍赴朝參戰1945年8月,在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和蘇聯商定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以半島的南北兩個區域作為自己的受降區域。從此,一個完整的
志愿軍赴朝參戰
1945年8月,在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和蘇聯商定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以半島的南北兩個區域作為自己的受降區域。從此,一個完整的朝鮮被分為兩個社會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南方叫韓國,北方叫朝鮮。
在三八線劃定初期,南北方的百姓尚可自由往來。等到朝韓雙方都派駐了邊界線守備部隊以后,情況便逐漸緊張起來。雙方的摩擦越來越多,沖突越來越大,交火時有發生,甚至出現了占領對方地盤的事件。最后,終于爆發了大規模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突破三八線,快速向南推進,很快就占領了韓國的絕大部分領土。7月1日,美軍以聯合國部隊的名義在韓國南部港口釜山登陸。9月15日,美軍大部隊在西部沿海港口仁川登陸,戰局由此發生根本轉變,包括十幾個國家在內的“聯合國軍”一路推進到鴨綠江和圖們江附近。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赴朝參戰,到1951年1月,以美韓軍隊為主力的“聯合國軍”被打退到了三八線以南。
美國無談判誠意
在遭遇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凌厲反擊之后,美國政府感到非常意外。在接二連三接到作戰失利的消息之后,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不得不承認這是“迄今我們所遇到的最糟糕的局勢”,還聲稱“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驟來應付目前的軍事形勢”。
當時,有記者問及“一切必要的步驟”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彈,杜魯門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這個消息嚇壞了美國的盟友們,一些亞非國家也深感不安,他們擔心被 “拖入亞洲戰爭的深淵”。在這樣的背景下,停戰談判被提上議程。
舉行停戰談判的建議是由一些亞非國家首先提出的。1950年12月7日,印度駐華大使向中國外交部轉交了13個亞非國家提出的倡議備忘錄,建議交戰方在三八線停火,并舉行與朝鮮問題相關的各大國會議,討論如何停戰問題。
中國重視與亞非國家的友誼,但提出不同意見:為什么13國不反對美國對朝鮮的侵略?為什么不提從朝鮮撤出外國軍隊?
一周后,在沒有中國參加的聯合國大會上,多國討論亞非國家的兩份提案時,只通過了要求雙方停戰的提議,而擱置了要求劃分非軍事區、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提議。
緊接著,杜魯門宣布了進一步擴軍的計劃,準備在朝鮮戰場上恢復攻勢。這證實了中國的懷疑:美國以談判為幌子,爭取喘息時間,準備反攻。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戰役開始,中朝軍隊全線發起進攻,迅速突破了聯合國軍預設的防御陣地。此后,聯合國政治委員會于1951年1月11日通過了一份關于解決朝鮮及其他遠東問題的報告:在朝鮮立即安排停火;一切非朝(韓)軍隊將分階段撤出朝鮮,在朝鮮建立統一的“政府”;由英、美、蘇、中四國代表討論解決遠東問題,其中包括臺灣問題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
此時的美國只想停火,不想撤軍,中國當然也不會按照美國的愿望單方面停火。所以,第四次和第五次戰役陸續展開,彼此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中美交戰雙方經過9個月的較量之后,終于在1951年7月10日正式開始了停戰談判。
協定一直有效
停戰談判在如今位于朝鮮一側的開城市來鳳莊舉行。在長達兩年的停戰談判過程中,前線仍處于交戰狀態,談談打打、打打停停,交戰線逐漸形成了一個犬牙交錯的局面。此時,“聯合國軍”和中朝軍隊雙方都精疲力盡,各自所屬的國際陣營內部也發生了意見分歧。美國換了總統,蘇聯領袖斯大林去世,各方的作戰意向也發生了變化。
在經過反復的軍力撞擊和智力交鋒之后,雙方于1953年7月27日在靠近前線地區的板門店簽訂了舉世聞名的 《朝鮮停戰協定》。這份協定的原名應該是《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于當天開始生效的這份協定規定:“各條款在未為雙方共同接受的修正與增補,或未為雙方政治級和平解決的適當協定中的規定所明確代替前,一直有效。”
(據《安徽日報農村版》 朱克川/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安徽日報農村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