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科考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
摘要:原標題:大洋科考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從大海深處歸來的“向陽紅10”科考船5月1日傳來好消息: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發現一處多金屬硫化物礦化
原標題:大洋科考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
從大海深處歸來的“向陽紅10”科考船5月1日傳來好消息: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發現一處多金屬硫化物礦化區。
執行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務的“向陽紅10”船在海上漂泊47天后,于當地時間4月30日下午停靠毛里求斯路易港。在進行生活補給的同時,“向陽紅10”船在本航段的科考成果也總結出爐。
“第三航段在勘探合同區的硫化物資源勘查與評價取得較大進展。”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學家鄧顯明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
2011年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合同。根據該合同,中國在位于西南印度洋的國際海底區域獲得1萬平方公里的勘探礦區。這就是鄧顯明所說的勘探合同區。
本航段“向陽紅10”船通過深海電視抓斗取樣查證,在勘探合同區的一處區塊內采集到少量熱液產物,經現場觀察和檢測,發現這些樣品的內部成分以黃鐵礦為主,表層成分以褐鐵礦為主。
“這個區域位于龍旂礦化區以東15公里處,基本可以判斷為一處獨立的硫化物礦化區。”鄧顯明說。
除了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本航段還通過海底熱液綜合異常拖曳探測和沉積物化探,在勘探合同區內新發現2處硫化物礦化異常區。這些區域明顯存在水體、金屬元素含量等異常情況,暗示著很可能存在海底熱液活動,而多金屬硫化物正是海底熱液活動的重要產物。
“潛龍二號”水下自主機器人的業務化應用是中國大洋49航次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它在第三航段的表現可圈可點。鄧顯明介紹,“潛龍二號”在本航段成功下潛4次,水下航行時間累積超130小時,總勘測面積約121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本航段“潛龍二號”最大下潛深度3804.47米,創造了它除海試以外的最大作業深度。(劉園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