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蜂鳥通過尾羽“歌唱”吸引配偶
摘要:原標題:科氏蜂鳥通過尾羽“歌唱”吸引配偶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在鳥類世界里,好樣貌、好嗓子、好體魄,都是雄鳥擇偶的資本。但沒有好嗓子、好體魄怎么辦?生活
原標題:科氏蜂鳥通過尾羽“歌唱”吸引配偶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在鳥類世界里,好樣貌、好嗓子、好體魄,都是雄鳥擇偶的資本。但沒有好嗓子、好體魄怎么辦?生活在美洲大陸上的科氏蜂鳥自有妙計。在繁殖季節里,雄性科氏蜂鳥會在雌鳥附近高速俯沖,通過尾羽“歌唱”,展示自己,以求其青睞。而雄鳥這種行為背后還隱藏著弱化多普勒效應這樣的“小花招”。
12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詳細解釋了雄性科氏蜂鳥的求偶策略及其行為背后的科學原理。他們發現,與其它蜂鳥不同,雄性科氏蜂鳥會在雌鳥的側面進行俯沖,而不是在它們的前面。在俯沖過程中,雄鳥會將尾巴彎曲90°,瞄向雌鳥,通過外尾羽的震顫來發出“歌聲”。
通過聲波攝影機及風洞實驗,研究人員分析了雄鳥俯沖速度和方向對其“歌聲”以及雌鳥認知的影響。結果顯示,雄鳥可以通過減少多普勒效應來影響雌鳥對其表現的感知,讓雌鳥對其俯沖速度產生誤判。多普勒效應是指物體輻射的波長因波源和觀測者的相對運動而產生變化。當救護車經過時,我們所感覺到的警笛聲變化——駛近時音調變高,駛離時音調變低,就是受該效應影響所致。利用多普勒效應,能夠計算出波源的運動速度。而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很難通過聲音準確測算雄鳥俯沖的速度。
研究人員指出,包括鳥類在內的很多雌性動物會很在意雄性動物的速度能力,運動速度更快者更受青睞。雄性科氏蜂鳥選擇的俯沖位置和曲線弧度有效地降低了多普勒效應的影響,從而達到掩飾其真實速度的目的。
研究人員稱,雄性科氏蜂鳥隱藏其真實速度,這并不算是欺騙,只能說是為了通過雌鳥的選拔而進化出的一種能力。新發現增加了他們對鳥類求偶模式的認知。過去針對鳥類求偶的研究多集中在靜態的雄性特征上,比如鮮艷的顏色或漂亮的長尾巴,但新研究顯示,雄鳥的動態展示可能同樣重要。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