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鬧發火敏感焦慮 “孩子氣”可能是心病
摘要: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 吳劍鈺 你是否發現,父母年紀越大越“孩子氣”,俗稱“老小孩”。心理學將其稱為返童現象,也稱為“第二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 吳劍鈺
你是否發現,父母年紀越大越“孩子氣”,俗稱“老小孩”。心理學將其稱為返童現象,也稱為“第二次兒童期”。
從積極方面看,這符合正常人的自然心理規律,尤其是很多長壽老人主動尋找童趣,對心理健康有一定積極意義。容易想得開,常和孫輩們一起娛樂、做游戲、學習新知識,把自己的心理年齡放得很低,過得自然輕松愉快,生活充滿陽光,身體也更健康。
如果老人過分“孩子氣”,可能是一種心病。這類老人總感覺缺少家人的愛和關心,容易傷感,總為一點小事焦慮、痛哭流涕,甚至抑郁。有時像孩子一樣容易發火,沒有耐心,自控力下降,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喜歡家人像夸孩子一樣夸自己。有時行為幼稚,很少為他人著想,卻渾然不知。還會像孩子一樣怕去醫院看病,實際上是以此躲避做檢查,諱疾忌醫。
還有些老人舍不得家人離開身邊,甚至學小孩一樣撒嬌,這是其內心深處缺乏愛的表現。有時甚至過度敏感,比如子女稍有疏忽,就理解為自己不受重視,心情低落。而后,兒女千方百計將老人哄開心,周而復始,時間長了,容易強化老人的“孩子氣”。
臨床發現,有些老人“孩子氣”很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所導致的輕度認知損害,即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階段。所以,家人不要對老人的反常表現置之不理,否則容易加重問題,比如老人容易出現焦慮不安、憂郁消極、勃然大怒、易哭易笑等異常。時間長了,老人會逐漸變得淡漠、遲鈍、情感失控、呆滯、食欲減退、睡眠障礙等。家人面對這類老人,要盡量多些耐心與鼓勵,必要時就醫檢查,早干預早治療。▲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