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防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摘要:2017年銀行業年報顯示,大型國有銀行資產質量率先改善,中小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修復略慢于大行,但也開始企穩。不良貸款等各項先行指標也有了全面改善,預計今年銀行資產質量
2017年銀行業年報顯示,大型國有銀行資產質量率先改善,中小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修復略慢于大行,但也開始企穩。不良貸款等各項先行指標也有了全面改善,預計今年銀行資產質量將繼續向好。不過,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波動可能加劇,上市銀行仍需不斷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截至目前,A股已經有15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17年業績。整體來看,發展質量更趨優化。業內人士表示,盡管不同銀行間資產質量仍然存在一定分化,但總體上不良貸款暴露比較充分,銀行資產質量正企穩向好。此外,大型國有銀行撥備覆蓋率明顯提升,緩解了市場對大行撥備不足的擔憂情緒,目前上市銀行總體撥備水平仍較充足。
大行資產質量普遍向好
分銀行來看,大型國有銀行資產質量率先改善。2017年,農業銀行不良貸款大幅“雙降”,不良余額1940.32億元,比上年末下降368.02億元,不良率1.81%,比上年末下降0.56個百分點。這得益于該行去年把防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啟動“凈表計劃”,開展了不良貸款壓降攻堅戰。控新方面,深入推進集團和關聯客戶治理,加強高風險擔保圈、僵尸企業、產能過剩行業、地方政府融資等重點領域風險管控,風險高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降舊方面,綜合運用自主清收、自主核銷、批量轉讓、債轉股等方式,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著力提高處置效益。
工商銀行2017年不良率持續下降,剪刀差下降超過50%,逾期率、劣變率同比分別下降64個基點和49個基點。全年清收處置不良貸款1927億元,處置回收率持續提升,進一步夯實了資產質量基礎。據了解,工行突出對信用風險的主動管理,在控新增、防劣變、優處置的同時,積極實施信貸文化引領、體制機制改革、專家治貸、專業治貸等舉措。
2017年,中國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58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5億元;不良率1.45%,比上年末下降1個基點。建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922.91億元;不良貸款率1.49%,較上年下降0.03個百分點。
據介紹,中行加大潛在風險化解力度,扎實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全年共化解不良資產1344億元,同比多化解55億元。設立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實施債轉股,幫助企業降低杠桿率。
“2017年,建設銀行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風險精準預警預控能力,主動管控風險取得良好成效。”建行有關負責人介紹,集團資產質量關鍵指標“五降兩升”,不良貸款率、逾期率、關注類貸款占比、新暴露不良比率和信貸損失率下降,逾期不良負剪刀差持續擴大,風險抵補能力持續提升。
受客群及信貸結構差異的影響,中小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修復略慢于大行,但也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企穩。從年報數據看,股份行不良率平均值為1.66%,同比下降8個基點。其中,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不良生成率出現了6年以來的同比雙降。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3家股份行不良率環比微增,分別為1.68%、1.59%和1.71%。
不良先行指標全面改善
除了不良貸款率普降外,不良貸款各項先行指標也有了全面改善。總體來看,城市商業銀行不良先行指標改善幅度最明顯,關注類貸款占比和逾期貸款占比同比分別下降124個基點和162個基點。
在不良認定方面,國有大行較股份行嚴格。年報數據顯示,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不良貸款的比重,國有大行、股份行較2017年年中下降11.09%、9.48%;同比下降4.68%、7.48%。業內人士表示,不良認定趨嚴,進一步表明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向好的大趨勢。
“2017年銀行年報的亮點更在于大行撥備覆蓋率明顯提升。”一位券商分析師指出,從數據來看,2017年末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同比提升30個百分點至210.6%。撥備覆蓋率的提升有助于緩解資產質量壓力,為商業銀行盈利釋放空間。
風險防控能力仍需提升
展望2018年,申萬宏源銀行業研究團隊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取得實質性成效,當前大型企業盈利改善已逐步傳導至中小型企業,銀行底層不良資產持續修復,預計2018年銀行資產質量將繼續向好。
與此同時,15家上市銀行的同業資產、應收款項類投資占比分別從年初的7%和5.2%下降至5.8%和4.3%。其中,應收款項類投資壓降主要表現為同業理財的減退,同比下降78.3%。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和平安銀行在內的幾家上市銀行均同比大幅下降。作為同業鏈條的重要一環,同業理財的大幅壓降,表明金融套利活動明顯收斂。“隨著金融業監管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場將越來越規范,銀行的經營發展環境也會更規范。”建行行長王祖繼表示。
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分析,2018年全球和中國經濟依然有望保持復蘇向上的態勢,但依然面臨經濟持續深化調整、全球貨幣政策轉向、貿易摩擦日趨激烈等諸多挑戰,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波動可能加劇,對上市銀行而言,仍需不斷提升風險防控能力。(記者 錢箐旎)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經濟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