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兒的新起點——音樂療法
摘要:“爸爸,我要吃餃子。”“那你昨天早上吃的什么啊?”“雞蛋。”“寶寶真棒!”這是一對父子簡單的日常生活交流,對于一個四歲半
“爸爸,我要吃餃子。”“那你昨天早上吃的什么啊?”“雞蛋。”“寶寶真棒!”這是一對父子簡單的日常生活交流,對于一個四歲半的孩子來說可能很正常,而對于小明來說,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四歲半的小明,至今只會叫“爸爸”、“媽媽”、“奶奶”等,記憶力差,與人交流困難等,到多家知名醫院治療,效果均不理想,后經人介紹來到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康復科二病區,于獻英主任通過詳細評估,診斷為智力低下,語言發育遲緩,給予音樂療法、語言訓練、智力訓練等康復治療。在李英等康復治療師的精心治療下,兩個月后,小明的語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性格也活潑了,這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康復科二病區的康復治療師李英從事腦癱兒童康復治療8年,在腦癱兒童康復治療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她把腦癱兒童功能訓練、作業訓練、語言訓練、認知訓練和音樂療法結合在一起,開展了體感音樂療法。體感音樂療法以簡單的樂器,強調即興的演唱、演奏,突出節奏的練習,結合形體律動的形式,提高兒童的認知理解能力、語言能力、記憶能力、動作協調能力等。
據李英介紹,她治療的一個腦癱兒童,來的時候一歲八個月了,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喊,經過一個多月的體感音樂治療,現在詞匯量達到了20個。還有一個孤獨癥兒童,在她的治療下,從一開始的不與人交流,到現在已經可以有簡單的對話應答,愿意和別人握手擁抱了。這對孤獨癥兒童來說已是不小的進步。
李英說人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很多大腦的神經中樞都被激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個叫“海馬”的器官。“海馬”主管著記憶的功能,同時也是一個溫柔和依戀情緒的發生器。在童年期受到虐待或忽視的孩子長大后會出現情感冷漠,對親人缺乏依戀情感,性格孤僻以及沖動暴力等人格特點,都與他的“海馬”器官發育不良或受到損害有關系。核磁共振掃面和正電子斷層掃面的研究發現,這些孩子的“海馬”器官的體積比正常孩子要明顯地小。這是他們的“海馬”器官的神經元數量減少所致。
美好的音樂可以激活“海馬”,從而保護“海馬”不會受到強烈消極情緒的傷害。我們都知道新出生不久的嬰兒對聲音非常敏感,一些意外的聲音都會引起他們的驚跳反應,這對他們的大腦神經發育非常不好。如果在房間里播放輕柔美好的音樂,孩子對意外聲音的驚跳反應就會明顯減少。我們有理由對這一現象理解為音樂保護了嬰兒的“海馬”器官不受到意外噪聲的傷害。
體感音樂療法有哪些作用呢?李英說,一是可以提高寶寶的協調性。在唱歌、律動及敲奏樂器中學習粗大動作(如跑、跳、行走、爬、伸展)及精細動作(如手眼協調、抓握能力、敲、拍、手指獨立操作),進而促進動作協調、肢體力量的能力。二是可以促進感官認知的學習。學習日常生活基本認知概念:如大小、方向、形狀、身體部位、數目等。三是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用唱歌或模仿日常生活的聲音刺激發音意愿,幫助發音。四是可以緩解疾病帶來的疼痛感:選擇輕松舒緩的音樂或者寶寶平時喜歡的音樂,能夠讓寶寶變得安靜,同時緩解內心的不安感,以達到促進治療的效果。減輕學習障礙,改善兒童的內向、不自信、害羞性格。體感音樂療法對腦癱、自閉癥、智力低下、多動癥、語言落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李明華 邢小寶)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