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闖出產業脫貧和縣域經濟發展新路子
摘要: 厚植產業帶貧新優勢 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平輿縣闖出產業脫貧和縣域經濟發展新路子本報訊 (通訊員 聶海波)近年來,平輿縣緊緊抓住產業帶貧這個“牛鼻子”,大膽
厚植產業帶貧新優勢 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
平輿縣闖出產業脫貧和縣域經濟發展新路子
本報訊 (通訊員 聶海波)近年來,平輿縣緊緊抓住產業帶貧這個“牛鼻子”,大膽創新,大力發展戶外休閑產業,著力構建了“基地在縣城、車間在村頭、加工在農戶”的立體化“三級扶貧車間”體系,建成鄉村扶貧車間286個,吸納1.65萬人就地就業,勞務收入近億元,4315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
精選優質產業,培育脫貧致富新動能。一是立足實際,科學決策。該縣利用戶外休閑產業具有用工量大、技術門檻低、帶貧優勢明顯等特點,緊抓東部沿海地區以藤編工藝制品為主導的戶外休閑產業向內地轉移的大好機遇,科學確定了“招商引資+產業帶貧”幫扶新模式,并把其確定為五大帶貧產業之一,大力培育。二是精準發力,加速集聚。積極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行業協會為橋梁的招商新機制,聘請知名專家學者作為產業招商顧問,瞄準珠三角、長三角兩大戶外休閑用品基地,實施上門招商、以商招商、地推招商,吸引業內成功人士返鄉創業。目前,已有12家企業投產達效,另有8家企業簽約并于近期進駐,該縣已經成為繼浙江之外全國最大的藤編基地。三是加強扶持,鼓勵做強。出臺戶外休閑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引導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實行縣級領導聯系分包責任制、項目聯審聯批聯督制,成立縣產業集聚區經濟開發服務中心、戶外休閑產業管理委員會等,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增強企業帶貧能力。
創新載體建設,厚植產業加快發展新優勢。一是創新“海鐵聯運”新模式,與武漢鐵路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通平輿—寧波港貨運專列,打造全國唯一一個縣級“無軌貨運專列站”;與寧波舟山港積極對接,打造全省唯一一個縣級“無水港口”,實現了縣內戶外休閑用品直接裝集裝箱貨柜直達寧波舟山港轉運海外,暢通出口通道。二是推進“筑巢行動”,實施“安家工程”。積極探索推進“區中園”模式,籌資3.6億元在縣產業集聚區新建占地2000畝的大型戶外休閑產業園和2個小型專業園區,高質量建設標準廠房,并整合縣產業集聚區原有標準廠房,強力推進“筑巢行動”,實施帶貧企業“安家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三是搭建平臺,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組建縣公共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投融資公司和信用擔保公司,累計整合資金2.8億元,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開展銀企對接,為扶貧企業發放貼息貸款1.6億元,有效緩解中小戶外企業的融資難題。
夯實帶貧基礎,蹚出精準脫貧多贏新路子。緊緊依托不斷壯大的戶外休閑產業,縱向延伸產業鏈條。一是基地在縣城。積極引導戶外休閑企業入駐園區,建立企業總部扶貧車間,在縣城建立扶貧車間示范基地,安置勞動能力強的貧困戶實現就近就業,從事技能要求高的復雜工種。現已成功創建省、市級示范帶貧企業3家,企業總部吸納2000余名人員就業。二是車間在村頭。充分利用鄉鎮、村集體閑置土地,整合涉農并吸納社會資金1.9億元,在全縣所有農業村建設扶貧車間標準化基地,打造藤編專業鄉和專業村。三是加工在農戶。積極設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家庭扶貧車間,鄉村扶貧車間管理人員每周日定時向有務工意愿的貧困人員派送原材料、回收已完工的半成品,解決那些前往農村扶貧車間務工不便但有脫貧愿望的貧困戶勞動脫貧的難題。目前,已帶動3010名貧困人員脫貧。
強化綜合施策,激發精準就業定向帶貧新活力。一是實施技能提升計劃。圍繞企業用工需求,制訂年度藤編工和經紀人培訓計劃,通過免費組織經紀人外出學習、舉辦藤編技能競賽等,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二是推行精準培訓全覆蓋。把6個鄉鎮作為戶外休閑產業整體推進鄉試點,逐村逐戶全覆蓋式培訓,讓每戶農民都掌握藤編技術,在全縣鄉鎮全面推開,為加快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三是完善就業扶持體系。加大用工扶持力度,為在扶貧車間務工的貧困戶提供公租房,每天發放6元就餐補助。設立貧困群眾就業專項扶持基金,對在扶貧車間務工的貧困戶前3個月每天獎勵15元,3個月后按實發工資的15%進行獎勵,2017年發放獎補資金1200萬元。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