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措施 支持農業結構調整
摘要: 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發布四大措施 支持農業結構調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4月3日發布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2018年中央財政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完善
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發布
四大措施 支持農業結構調整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4月3日發布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2018年中央財政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完善資金使用管理機制。據悉,本次公布的政策主要包括農民直接補貼、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支持農業結構調整、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支持綠色高效技術推廣服務、支持農業資源生態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支持農業防災救災、大縣獎勵政策等8大類37小類措施。
其中,在支持農業結構調整方面,提出了四項措施。一是中央財政支持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擴大到2400萬畝,加上地方自主開展的600萬畝,達到3000萬畝。中央財政對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給予適當補助。二是糧改飼規模擴大到1200萬畝,在河北、山西等17個省(區)實施,以“鐮刀彎”地區為主。選擇玉米種植面積大、牛羊飼養基礎好、種植結構調整意愿強的縣整體推進,采取以養帶種方式推動種植結構調整。三是在河北、山西等13個省(區)實施,支持飼草生產合作社、飼草生產加工企業、奶牛養殖企業(場)和奶農合作社集中連片種植高產優質苜蓿。四是圍繞具有區域優勢、地方特色的農業主導產業,著力發展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帶和重點生產區域等。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下一步既要調整結構,又要保證糧食安全。一是堅定不移地穩產能、保口糧。國家規劃要建設8億至10億畝高標準農田,還要劃定9億畝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從而保證糧食生產。在科技方面,要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廣優質高效和綠色生產技術。還要建立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保護好地方政府抓糧和農戶種糧的積極性。二是繼續優化糧食生產結構,要適應市場的變化來調減生產,特別是調整品種結構。三是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推進農林牧漁全面發展。(記者 林遠)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